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禾田飛歌 | 原創文章
1、
安全感,說起來比較玄乎,但其實是人人都需要的東西。
什么是安全感?通俗一點說,就是做什么都不慌,完全沒有憂患意識,因為沒有什么憂患讓自己產生焦慮,一切都是剛剛好的樣子。
沒有安全感又是什么樣呢?表現在為人處事時的無力感,患得患失,憂慮焦慮。
安全感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一種心理需求。
它可以是一種純精神的需求,比如說,篤定自己愛的人不會離開,對方給予自己的感情牢不可破;它也可以是一種因為物質充裕而表現出的心理滿足,“手中有糧心里不慌”,說的就是這種狀態。
那么,女生想要的安全感又是什么樣的呢?
在她需要的時候,你沒有缺席;她的心事有你在傾聽;無論發生了什么,她知道你一定會在她身邊;
而在婚姻里,女人除了需要以上的安全感之外,她還需要的是男人的努力上進,共同創造富裕的生活,她需要有豐富的物質去應對生活的現實。
朱德庸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女人喜歡實在的男人,因為實在的男人給人安全感,但無錢而實在者不在此限。”
從戀愛進入婚姻,女人的安全感從純粹的感情,過渡到愛情與物質都要齊備。
不能說女人愛錢,但如果生活是吃了上頓沒了下頓,愛情也會在貧瘠中被消磨掉。畢竟,連生活都不能支撐的愛情,給不了女人想要的安全感。
婚姻中,女人的安全感來自于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夫妻同心,共同去打拼,去為未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如果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用別的手段去獲求安全感,對婚姻、對感情其實是一種傷害。
祁阿姨最近很煩心,因為兒媳婦拿自己的婚姻要挾祁阿姨。祁阿姨覺得兒媳婦想要安全感沒有錯,但憑什么要損害她的利益。
2、
六年前,祁阿姨的兒子經人介紹,認識了朱曉陽(化名)。
說起朱曉陽,剛開始祁阿姨還是挺滿意的。雖說長相很一般,但朱曉陽性格開朗,也很會討祁阿姨歡心。
而祁阿姨兒子呢,人太老實,有些木訥。大學畢業之后,祁阿姨就托人給他介紹過對象,人家姑娘看不上他。這樣拖著拖著,年齡也快30了。
朱曉陽與兒子的脾氣正好一熱一冷,朱曉陽不嫌棄這塊木頭,自家兒子也對朱曉陽很滿意。
在進一步了解之后,祁阿姨對朱曉陽的家境不是太滿意。朱曉陽來自農村,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畢業之后留在城市的。家里雖說不是太窮,但父母都還在農村,沒什么社會保障。不像祁阿姨老兩口,都是事業單位員工,各種保險保障齊備。祁阿姨是怕兩人結婚后,兒子負擔會很重。
但再一看自己兒子那個條件,也只能矮子當中取高個,同意了兒子與朱曉陽的婚事。
出于對女方的尊重,祁阿姨給了朱曉陽高于當地標準的彩禮,18萬現金,朱曉陽一家都很開心。
婚后,小兩口住進祁阿姨為他們準備的新房,離祁阿姨家不遠,小兩口時不時就會過來蹭飯。祁阿姨也很樂意。
但后來,祁阿姨發現小兩口不常過來了,有時祁阿姨做好飯,打電話讓他們過來吃飯,經常是兒子一個人過來,即使朱曉陽過來,也沒有以前那樣對祁阿姨親熱了。
祁阿姨仔細想了想,后知后覺地意識到,朱曉陽生氣了。
婚后第一年春節,祁阿姨讓兒子去丈母娘家過節。回來之后,兒子試探性地問祁阿姨:“媽,我們住的房子你現在可以過戶給我們嗎?”
祁阿姨太了解自己兒子本性了,對什么事都不爭不搶。而且,祁阿姨在買這套房子的時候,跟兒子說得很清楚,這房子是用她自己和老伴兒的公積金貸款買的,只能寫她的名字,準備把貸款還完,等合適的時機再過戶給兒子。祁阿姨藏心里沒說的話是:這是她家傾其所有買的房子,不能出一點意外。
兒子現在這么一問,祁阿姨知道肯定是朱曉陽讓他來問的。祁阿姨沒有答應。朱曉陽變臉應該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3、
自從祁阿姨拒絕了兒子的要求后,她與兒媳的相處,處處透著尷尬。
朱曉陽對婆婆祁阿姨越來越懶得說話,不得不說時,她會通過祁阿姨兒子轉述。有時,祁阿姨去兒子家幫他們做做家務,朱曉陽就會在家里摔鍋砸碗、指桑罵槐的。自己兒子只能偷偷拉著祁阿姨,讓她別再過來了。
就連朱曉陽生第一個孩子,她也明確提出不讓祁阿姨伺候月子,在祁阿姨面前一遍遍地說,她要去月子中心。
祁阿姨心里門兒清,她馬上為朱曉陽掏了住月子中心的費用。但朱曉陽面對她,還是沉默。那種別扭的氣氛,讓祁阿姨尷尬極了。
出了月子,朱曉陽以孩子沒人照顧,把自己父母接進了城,一起住在祁阿姨的房子里,把門鎖也換了。祁阿姨氣得沒有辦法。
孩子漸漸長大,朱曉陽好像前嫌盡釋,經常會帶著孩子到婆婆這里玩半天。不過說出來的話,卻是祁阿姨不想聽的。
“君君就喜歡到奶奶這里來,奶奶這個屋子大,跑得開。我們那個房子住的人太多,太擠了。”
祁阿姨心想:那套房子151平,四室兩廳,現在住了五口人,還剩一個房間,房子怎么就小了呢?
果然,朱曉陽又接著對孩子說:“君君,給奶奶說,我們把房子賣了,買一套更大的房子給君君玩游戲,好不好呀?”
不懂事的小孩子拍著手叫好,明白兒媳心理的大人卻有苦難言。
朱曉陽是想把房子賣掉重新買房,一賣一買,這房子就成了她與兒子共有的了。
祁阿姨看著兒媳步步緊逼,抵觸情緒也越加強烈。兒媳表現得這個樣子,她就越覺得這套房子不能那么早地過戶給他們。
她對兒子說:“你們要換新房,我也支持。但不能賣我的房子,你們自己籌錢買。你也知道,我們買這套房子加上你們結婚,已經掏空老底兒了,我最多還能支持你們五六萬塊錢,多的我真拿不出來。”
就因為祁阿姨不同意賣房買新房,現在朱曉陽天天跟她兒子鬧離婚,說嫁給他沒有安全感,自己為他們家生孩子,卻連一點保障都不給。這個婚不要也罷。
祁阿姨氣得苦笑:“你說,這個房子難道還能帶到棺材里去不成?早晚都是他們的,她怎么鬧成這樣。越鬧,我越覺得這個房子不能給。她這個樣子,我也指不上她給我養老,還不如到時候賣了房子,跟老伴進養老院。”
4、
其實,分別站在婆婆和兒媳的角度,都是安全感的問題。
對于婆婆來說,她晚年的安全感來自于物質的充裕和子女的孝順。但兒媳對于房子的渴求,破壞了祁阿姨的安全感。不僅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惦記了,連自己應該安享的晚年,也因為媳婦的所作所為而存在了可能的變數。因此,對于那套房子,一個拼命要,一個拼命想保,精神都高度緊張,哪里還有安全感可言。
而對于兒媳朱曉陽,想在這段婚姻中獲得安全感,這種想法無可厚非。
經濟學家薛兆豐在討論“女人婚前該不該要房要車”這個問題時,曾經說:婚姻其實是男女雙方拿出各自的資源進行的一場合作。男女給出資源的時間有早有晚,早給出的人容易被晚給出的人敲竹杠。所以早給出資源的人向晚給出的人要一些作為抵押,是應該的。這也是在為未來萬一出問題的婚姻要一點保護,這沒有錯。
物質
從這一點來看,朱曉陽想要安全感,完全沒有錯。
但她還是錯了,錯就錯在她要安全感的對象錯了,她不應該向婆婆要安全感,而是應該向自己老公,更是向自己要安全感。
婚姻中的安全感,取決于夫妻是否同心,是否有愛。
夫妻同心,兩人才能擰在一起,共同努力奔向同一個方向,去創造更美好富裕的生活;
夫妻有愛,才不會患得患失,才不會擔驚受怕,怕他會在哪一天離開。
因此,女人的安全感,很多時候是自己給自己的。自己有能力給自己快樂,自己給自己美好的生活。
也許有人會說,一切我都能自給自足,還結婚干嘛?
結婚,是為了兩個人在一起比一個人更快樂,而不是去另一個人那里尋找安全與庇護。
那么,女人的安全感如何而來,借用歌手劉若英的一段話來告訴大家:
安全感其實來自于看那個男人有多愛你,但是那個男人有多愛你,還是取決于你自己有多愛你自己。如果你站在男人面前是很自信的話,你就會覺得男人是不會走的,這個時候你就有了安全感。與其去想這個男人有多愛你,不如去想,你自己能夠做到多好,讓這個男人更愛你。
圖|網絡,如侵必刪
END
今日互動話題:
你認為朱曉陽應該要求婆婆過戶婚房嗎?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