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9日上午,安徽省文史館館員、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飛博士,安徽省文史館館員、著名考古專家張敬國教授,安徽省政-府參事室二級巡視員、省文史館原副館長張旭華,安徽省文史館館員邵家干,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外聯部主任萬嘵源、安徽家風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陳紅宇等一行人,在宿州市博物館副館長高雷、埇橋區文物保護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朱君陪同下,對位于埇橋區曹村鎮的小山口遺址進行實地考察并就小山口遺址本體保護及展示進行座談。
小山口遺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曹村鎮小山口村北約一千米處,是包含新石器時代早、中、晚三個時期的文化遺址。2004年10月,小山口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截止到2015年,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碳14實驗室對出土木炭測定,小山口早期文化的年代分別為公元前6077-前5700年和公元前5958-前5650年(均經樹輪校正),距今約8000年。
專家組指出,小山口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安徽省境內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文化層豐富,對追溯中華文化淵源具有重大意義。埇橋區文物監管部門和所在村鎮要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加大文物保護法律宣傳力度,普及文物保護相關知識,提高群眾文物保護意識,杜絕影響文物本體安全的生產生活行為。對在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外的建設行為也要加以控制,防止對地下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損壞。要開展倒流河兩岸范圍考古勘探,摸清遺址分布基本情況。
同時,要積極探索小山口遺址文化展示途徑,把文物保護好的同時,將文物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展示好,利用好,帶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通過考古發掘,梳理小山口遺址與楊堡遺址之間的關聯。
埇橋區文物保護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朱君表示,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感謝和歡迎,將依法履行職責,加大文物保護巡查和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守土盡責。
專家組一行還對古臺寺遺址及閔子騫祠進行了考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