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讀者去年想買東原D7的二手房,當時錢沒有到位,現在看中的房子漲了。
這位讀者想等到夏季房價回落再下手。
蔚藍認為這種想法很危險,今年夏季房價未必會回落,接下來詳細說說原因。
新盤去化周期越來越短
據銘騰機構公布的重慶新盤銷售數據顯示:
2020年11月高層去化周期為4.1個月(整體去化5.6個月);
2020年12月高層去化周期為4個月(整體去化5.4個月);
2021年1月高層去化周期為3.7個月(整體去化5.1個月);
2021年2月高層去化周期為3個月(整體去化4.4個月);
2021年3月高層去化周期為2.4個月(整體去化3.8個月)。
整體去化周期在縮短,高層尤甚。
斷貨危機即將上演
去年初,蔚藍在文章中預告了未來重慶樓市1-2年內,是剛需向改善過渡的時期。
已經至少提前一年提醒了剛需高層的潛在斷貨危機:春江水暖鴨先知:2020年房價走勢揭秘#43。
目前有一些硬傷新盤的去化速度正在加快,已經到了要搶的地步,比如四公里殯儀館旁邊的中梁**云璟。
一些知名維權盤的成交量也嗖嗖上升(北京**生態城、香港**林*郡)。
因為購房者沒選擇余地了,符合預算的新盤就這么多。
高層去化周期降到2.4個月,意味著2.4個月之后,新盤高層項目將集體斷貨。
斷貨后會發生什么,才是我們需要深思的。
去化周期數據再解讀
蔚藍去年初在文章中詳細解讀了去化周期對房價的影響。
再來回顧一下庫存五分法:
去化周期高于18個月,房價有下行壓力,要減少供地,甚至停止供地;
去化周期在12-18個月的,若想房價保持平穩,要維持供地持平水平;
去化周期低于12個月,房價有快速上行趨勢,需要增加供地。
很明顯,重慶目前需要增加供地來穩房價,下面蔚藍分析一下供地與土拍情況。
供地土拍情況不容樂觀
目前重慶樓市供地已經改為兩集中供地模式,全年供地僅三次。
這個政策猶如火上澆油,這意味著開發商再也不能像往年一樣,趕在斷貨之前及時按月補貨了。
4月28日,重慶迎來第一次集中供地。
此次中心城區供地總計46宗(中心城區不等于核心區,包括大渡口、巴南界石等)。
核心區供地稀少,今日郊區成交的地價也并不便宜:
空港繞城高速邊地價上萬;大渡口跳蹬樓面價破9000元/㎡。
而且已經成交地塊都是低容積率地塊,純高層住宅地塊供應量為0。
后續的土拍,恐怕也不容購房者樂觀。
新房市場將進入真空期
此批供地,即使開發商全部按照3456高周轉極限模式開發:拿地4個月開盤。
最快也需要等到9月才有新樓盤上市銷售。
前面說了高層新盤只有2.4個月的命了,差不多到6月中旬就斷貨。
而6月-9月有近3個月的真空期,開發商是真的無房可賣(指高層項目)。
據說上午某高價地塊周邊的一個樓盤,聞訊后勸退在場看房人員,關閉售樓部,惜售情緒濃厚。
如果新盤高層沒了,只剩改善產品,這意味著新房市場的總價要被迫抬升。
到時,不少購房者的首付要夠不上了。
新盤高層供應量的短缺,會導致大部分剛需購房者被迫回流到二手房市場。
房價上漲箭在弦上
目前重慶二手樓市處于局部緩漲行情,核心區部分二手樓盤高層三房的成交價對比年初已經有10-30萬的漲幅。
比如紫御江山、融景城、保利觀瀾、北大資源博雅等樓盤。
而再過幾個月,購房者回到二手房市場,將改變二手房供需關系。
二手房市場的局部緩漲行情將慢慢擴散,今年樓市很可能沒有傳統暑期淡季。
緩漲還是迅速暴漲?
重慶有20萬套二手房的庫存,供應量過大。
盤子太大了,房價在短期內被急速拉升難度大。
畢竟房價漲跌的核心問題,還是由供需情況決定的。
去年,重慶二手房價筑底成功,是熱衷于兩濱一嘴的投資者進場的最佳時機;
今年,新盤產品面臨大升級,則是剛需購房者需要快馬加鞭的關鍵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