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3月初借用劉文正的歌曲寫雨時【1】,不曾想到過,寶島臺灣的旱情能發展到嚴重缺水的程度,海峽這邊的粵閩等地雖不缺水但氣象旱情亦然。畢竟血肉相連,在我們的氣象地理的區劃中,臺灣島中南部屬于華南地區東部,北部屬于江南地區東部,因此有很多天氣是類似的。
我國南方地區2021年1-3月降水量距平
(暖色偏少,冷色偏多)
其實這一波少雨的旱情,至少從去年冬天就開始了,冬春連旱,具體點,島上找四個代表來看看吧,基本都少了一半以上。
臺灣島四地1-3月累積降水量(毫米)與氣候平均對比圖
4月還沒過完,但已經過去的上中旬情形卻是更糟糕的,以至于島內生活用水受制,島外全球芯片供應面臨危機。此時此刻,讓人怎能不想念雨呢。
三月里的小雨劉文正- 劉文正民歌精選
現在想起來,寶島該是多么盼望3月的小雨真的淅淅瀝瀝下不停啊!
寶島的天氣氣候非常有特色,尤其在冬春季節。別看南北不過短短的300多公里,跟北京去到濟南差不多,但島上南北氣候差異巨大。假如冬天從臺北去到臺南和高雄,就如同從陰雨綿綿的江南去到陽光明媚的海南。想到這一點我腦海中就立刻蹦出了兩首歌:孟庭葦《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唱臺北的陰雨,鄭智化《南臺灣》唱臺南的陽光。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孟庭葦- 精彩音樂匯
“天還是天喔雨還是雨
這城市我不再熟悉
我還是我喔你還是你
只是多了一個冬季”
今年的天還是天喔雨卻不夠雨,只因多了一個干旱的冬季。。。
南臺灣鄭智化- 星星點燈
“熱情的陽光探出了頭
大地一片綠油油”
今年的陽光依然熱情,可惜大地的綠油油有點麻煩了。。。
這種差異主要由海洋、中央山脈和冷空氣配合造成。寶島為海洋包裹,因而冬半年氣溫整體是高于大陸同緯度地區的;冬季風由于是順時針旋轉的冷氣團,因此在影響我國北方時多數是西北風,但來到寶島的時候多數已經轉為東北風且變得淺薄了;于是高大的中央山脈就能夠擋下冷空氣對島西南部的臺南、高雄等地的很大部分影響,而島東北部的臺北、基隆等地卻因為抬升經海面而來的冷濕空氣形成陰雨。
冬季冷空氣影響臺灣島的典型形勢
(海洋、寶島、冷空氣、中央山脈)
其實昨天由于臺風“舒力基”的遠距離撩撥,為寶島還是帶來了一點降水的,但終歸是遠水不解近渴啊,雨還是太少了。并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雨因中央山脈抬升臺風氣流而起,下在東部,也因中央山脈阻擋臺風氣流而消,人口最稠密的島西幾乎滴雨未下。
4月22日08時至23日08時累積降雨量(來自島內氣象局網站)
從衛星上看是這個樣子的,注意有云未必有雨:
“風四郎” 4月22日13時可見光圖像
今天“舒力基”減弱東去了,寶島再次陷入晴朗無雨的境地,未來幾天的降雨前景依然很不樂觀。
“風四郎” 4月23日13時可見光圖像
回到寶島的雨之歌。劉文正《三月里的小雨》發行于1981年1月,在我的小學時代傳唱大江南北,孟庭葦冬季到臺北(1993.11)和鄭智化去臺南(1992.12)都在我的大學時代。
《南臺灣》來自鄭智化已開始下坡的《星星點燈》專輯,其實我不太喜歡,今天能出場純屬襯托孟姑娘臺北看雨。他在內地最火的《水手》也并不是我的最愛,他在水手之前的那些“冷門”才是。多說了他兩句,因為他在我心中有獨特的位置,但論歌壇地位,要遜色于下面這幾位了。
啊,提起寶島的歌,齊家姐弟怎么可能缺席呢!隆重推薦在我初中時代出場的齊秦《冬雨》(1987.02)
冬雨齊秦- 狂飆 中國巡回演唱會紀念專輯
“為什么
大地變得如此蒼白
為什么
天空變得如此憂郁
難道是冬雨
即將來臨“
哦不,冬雨它不想來臨。。。
以及,比小學更早,在我還玩泥巴的時代,《橄欖樹》專輯(1979.07)中,齊豫用天籟之音演唱的《走在雨中》,其實我首次聽到是在高中。
走在雨中齊豫
“當我獨自徘徊在雨中
大地孤寂沉默在黑夜里
雨絲就像他柔軟的細發
深深系住我心的深處
分不清這是雨還是淚。”
別分了,肯定是淚,因為沒多少雨。。。。
齊家姐弟繞不開,難道可以繞開羅大佑么?當然不能,為大家送上《戀曲1980》(1982.04):
戀曲1980羅大佑- 滾石金曲(一)
“春天刮著風 秋天下著雨
春風秋雨多少海誓山盟隨風遠去”
寫盡了多少姑娘小伙們今天的歡樂和明天的回憶,哦,春天只刮風不下雨的回憶。。。
《戀曲1990》(1988.12):
戀曲1990羅大佑- 影像之外的回響 滾石歷年電影主題曲寶典
”烏溜溜的黑眼珠 和你的笑臉
怎么也難忘記你 容顏的轉變
。。。
轟隆隆的雷雨聲 在我的窗前
怎么也難忘記你 離去的轉變”
“烏溜溜的黑眼珠”,怎么就忘記了你?
“轟隆隆的雷雨聲”,怎么就離不開整個高中時代的腦海?
難道是冥冥中的天意?將我帶進了氣象事業,帶進了雷雨的方向。。。
《戀曲2000》(1994)雖然與寶島的雨無關,但三部曲有始有終吧,再說人家海拔太高了,唱了喜馬拉雅:
戀曲2000羅大佑
哈哈,一下來三首,因為羅大佑嘛。在60后的眼中,很可能羅大佑穩坐臺灣歌壇史上男一號交椅。不過他們的娃娃們肯定不干,因為周董的存在,我70后,一度接受不了周杰倫,但誠實的說,他的地位不在羅大佑之下,他的歌后來我也越聽越覺得好聽了,比如《七里香》(2004.08):
七里香(Live)周杰倫
“雨下整夜我的愛溢出就像雨水
院子落葉跟我的思念厚厚一疊”
雨下整夜吧,寶島對你的思念已經厚厚一疊了。。。
說起雨下整夜,又怎能少了張宇呢?整夜怎么夠,必須《雨一直下》(1999.01):
雨一直下 (Live)張宇
“雨一直下
氣氛不算融洽
在同個屋檐下
你漸漸感到心在變化
你愛著他
也許也帶著恨吧
青春耗了一大半
原來只是陪他玩耍”
各位,這不是唱雨的,唱的分明是我對海峽那邊的感覺!
雖然不知道大家心目中誰是寶島歌壇第一把交椅,但論及綜合影響力,我覺得羅大佑和周杰倫可能都得給鄧麗君讓一讓,她的歌唱雨的似乎不算多,但《漫步人生路》又怎會無風雨:
漫步人生路鄧麗君- 鄧麗君十五周年
“讓疾風吹呀吹
盡管給我倆考驗
小雨點 放心灑
早已決心向著前”
時局疾風吹呀吹,盡管給大哥考驗,小雨點趕緊灑,小弟回家不再旱。。。
最大牌的好像說完了,說誰呢?
高明駿,歌壇地位和知名度比上面有幾位差得比較多,但他的很多歌其實非常出名,可能比他本人知名多了,比如“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而當下,此情此景,這首歌我覺得不能缺——《我獨自在風雨中》(1989):
我獨自在風雨中高明駿- 我獨自在風雨中 精選
“就在一場風雨中
讓凌亂的腳步
引著你我各奔西東
那滋味
像凜利的刀鋒
我獨自在風雨中
讓紛亂的心緒
伴我走向茫茫前程”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別再凌亂,不要親痛仇快。。。
一口氣推薦了這么多寶島“雨之歌”,大家有什么感覺?除了優美就是中華意境同意嗎?
但,太老了。。。
是啊,這些歌大多都來自上個世紀,是因為我老了不了解當下歌壇么?
可是有誰能在現在的寶島歌壇找出這樣的意境這樣優美的新“雨之歌”么?
上個世紀的寶島,為我們奉獻無數了“愛國歌曲”,是的,雖然截然不同于內地主旋律,但我要把它們歸為愛國歌曲。因為包括但遠遠不止上面這些,太多臺灣流行歌曲潛移默化的為我們傳遞了音之美、言之美、意之美,中華之美!
又何止臺灣歌壇,香港樂壇何嘗不是如此,葉振棠《萬里長城永不倒》(1982)、張敏明《我的中國心》(1983),哪一首不讓人心潮澎湃,不讓人熱血沸騰?
大俠霍元甲葉振棠- 葉振棠五十周年
我的中國心張明敏- 我的中國心
而這些或激動、或感動、或觸動內地無數人心的港臺“愛國歌曲”,為什么今天竟然不再涌現了呢?不免讓人感嘆,引人深思。
寶島大旱早已成為舊聞,一直想就此寫點什么。看看氣候進程,臺灣島的主雨季很快就要到了,但今年天氣不走尋常路,誰也不知道未來的雨季正常不正常。我知道短期幾天之內,雨還是不行,不怎么想寫,氣候預測非我所長,不碰也罷。
想來想去,禁不住的,就想起了那些關于的雨的臺灣的歌,和唱歌的人們。
最后奉上費翔《故鄉的云》結尾并祝愿:
故鄉的云費翔- 跨越四海的歌聲
天邊飄過故鄉的云
它不停的向你召喚
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
有個聲音在對你呼喚
歸來吧!歸來喲!
浪跡天涯的游子!
---全文完---
【1】三月里的小雨淅瀝瀝下個不停——那歌那人那天氣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