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敬亭主演的養老題材電視劇《八零九零》開播了,第一集第4分鐘就為我們展示了他推銷保健品的演講畫面。
他向一群中老年人講了一個四海皆準的道理:什么事未來?活得久就是未來。
他問這群人3000元買產品值不值?還說他們用了這產品能把他先送走。
見大伙高聲附和,一定是上套了,他趁熱打鐵,提出優惠政策,下單的再送一個療程,買一贈一。這其中,他還制造了緊迫感:必須5分鐘之內付款才享受優惠。
這還不是最絕的,他講療效的時候說自己摸著良心都覺得值。他確實是想摸著良心,也許是害怕說謊話遭報應,他把手從心臟挪到了胸部右側。
講到這你服不服?厲害的還在后面。
他跑到養老院做業務,和一群爺爺奶奶稱兄道弟,管一起打牌的叫姐。
他謊稱自己40歲,正是用了未來科技的產品才變得年輕。養老院發現,把他趕了出去。
第二次他又欺騙大學生志愿者團隊,說自己是找親屬,于是和他們一起混了進去。
這次他在里面通過打牌和拉家常,成功地發展了下線,還贈送給對方一瓶產品。這群老年人被忽悠得五迷三道,保健品瓶子撒了,“藥粒”掉了一地,瞬間有人瘋搶。
為什么老年人會如此迷信保健品呢?因為大家都怕死,活著才有未來。
那么保健品有用嗎?有用,但用處不大。
因為國家規定,保健品不是藥,不能宣傳治病的功效。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包裝盒上、電視廣告上不讓提治病功效,可以用會銷的方式面對面宣講。
經銷商通常會在大型場地用發雞蛋這樣的好處誘惑老年人聽課,給他們講一些病狀,然后告訴他們有辦法可以治療,就是藥有點貴,但是不怕,有優惠政策。
講師滔滔不絕,老年人一聽,說的不就是我身上確實存在的癥狀嗎?神醫啊。
于是信了,信了也就上當了。
說到底,講師就是在販賣焦慮。病是真的病,至于賣給你什么,并不重要,只要吃不死人就行。
那么保健品真的一無是處嗎?
也不是。假如你長時間吃不到水果蔬菜,容易得壞血病,那么你到藥店買點維生素可以降低很大患病風險。
這個時候,維生素就是很好的保健品。在美國,保健品的學名是膳食補充劑。缺啥買啥,缺啥吃啥,一點沒毛病。
可是大家忽略一個問題,明明通過膳食就能補充自己所缺的營養,卻要花數倍的價錢買保健品,這是怎么考慮的?
買保健品送人,錢少了拿不出手,沒面子。買來自己用的人,出于治病和益壽這個點考慮,花再多的錢也值。
保健品制造商和經銷商就是抓住了這兩種心理,收割了全國一茬又一茬的韭菜,好在,2017年以來,國家對保健品的監管越來越嚴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