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禾田飛歌 | 原創(chuàng)文章
1、
還記得穆冬(化名)三兄妹的故事嗎?喏,就是這一篇《兒子酗酒兒媳打牌不顧病母,遠嫁女兒在電話里說:好,你們等著》。現(xiàn)在,穆家兄妹的故事有了新的發(fā)展。
上次穆冬回家后,和姐姐穆夏(化名)一起,把母親送到省城醫(yī)院進行檢查,直到春節(jié)前,很多檢查都沒有出結果,也就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母親被送回家等待消息。
因為當時YQ的原因,穆冬沒有隨母親回家,而是又飛了回來。
2月底,母親就傳來不好的消息,被立即送往省城醫(yī)院搶救。
診斷結果,母親患的是了一種很嚴重的淋巴癌,身體疲軟、呼吸困難,身體出現(xiàn)溶血反應。主治醫(yī)生說,母親的病預后不好,最多只有兩到三年的時間。
穆冬又一次飛了回去。再次見到母親,她剛剛經(jīng)歷了兇險的搶救,身體特別虛弱。當晚,穆冬和姐姐一夜沒有合眼,困極了,兩人就替換著睡一小會,生怕母親出意外。
好在第二天,母親挺了過來,狀況有了好轉,醫(yī)生說,母親現(xiàn)在這種情況,說明治療方向是對的。再觀察三四天,就可以出院,回家靜養(yǎng),把身體養(yǎng)好,等待進行第二次化療。
出院后,穆冬隨母親回了老家,并陪了母親一段時間才回來。
那次穆冬回來后,我們見過一次。她看上去心情還不錯。但就在昨天,我接到穆冬的電話,她說心里很難受,想跟我聊聊。
說是聊聊,其實大部分時間是穆冬在說,我在聽。聽完,我的心情也很沉重:當女兒為什么會這么難?
穆冬說,上午,姐姐穆夏給她出了一道難題,不管怎么選擇,結果都很刺激她。
穆冬是遠嫁,這些年來,她自感對父母有虧欠,她愿意為母親付出,不管是出錢還是出力。
而姐姐穆夏離父母近,父親去世后,母親有很多事情都會找穆夏這個老大。姐姐為母親出錢出力,也盡心盡力,沒有怨言。
但這次穆夏對穆冬說:我準備向老媽和穆秋(化名)公開表個態(tài),我不參與老媽身后任何財產(chǎn)的分配,以后老媽的一切事宜,都由穆秋兩口子來決定。你同意我的意見嗎?
因為不愿意母親受太多罪,她的治療方案中,用了一些自費藥,花費不低。目前這筆錢是穆夏和穆冬在出。而在父親去世時,曾經(jīng)明確對母親說過,他要把所有財產(chǎn)都留給穆秋和他的孫子。
這次母親生病,穆秋不僅沒有給錢,甚至沒有去省城看過母親,這讓穆冬姐妹倆很生氣。可是母親的態(tài)度,也讓姐妹倆有些心寒。母親說:“我想治病,不夠的錢,你們兩姐妹得幫我墊。”
現(xiàn)在穆夏有這樣的想法,穆冬知道,姐姐是傷心了。
如果同意,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母親去死,因為穆秋已經(jīng)表態(tài),不想再醫(yī)治了。繼續(xù)治療,無異于把錢打水漂;如果不同意,那就意味著母親看病的所有費用,將由她自己來承擔。可自己是工薪族,有家有孩子,哪里有那么多錢給母親治病呢?而且前幾天,母親還專門打了電話,要求穆冬為她出第三次治療的錢。
雖說現(xiàn)在時代進步很快,可老一輩人的思想還是停步不前,穆冬父母還是體制內(nèi)的人,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存在。對待子女,還慣用那套雙標的理論。
在繁衍后代、財產(chǎn)分割方面,沿用的是舊傳統(tǒng),女兒嘛,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給,女兒才能要;不給,女兒也不能有異議。
但是在承擔義務時,那倒是男女平等,女兒也要承擔贍養(yǎng)義務。父母把兒子護得好好的。
2、
無獨有偶,讀者季梅(化名)也說過她的故事。
季梅來自農(nóng)村,經(jīng)歷過苦日子,所以想脫離農(nóng)村這個環(huán)境,學習一直很刻苦。
季梅有一個哥哥,因為家境貧寒,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哥哥學習不好,也不想學,自愿輟學,說要出去打工,讓季梅上大學。
季梅不負眾望,考上了大學。畢業(yè)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找到了一個愛她護她的老公。
季梅是個懂得感恩的姑娘,她對父母和哥哥充滿了感激。
如果沒有父母的同意,沒有哥哥的支持,自己也不會有今天,因此在她能賺錢之后,總是會給父母和哥哥送禮物,給侄女買衣服買玩具。逢年過節(jié),即使不回家,也是好幾千地給父母送錢,給哥嫂侄女們送紅包,從來就不吝惜。就連前幾年父親生病住院,本該兩兄妹平攤的醫(yī)療費,也是季梅一人承擔的,她認為自己條件比哥哥要好,自己全出也沒什么。
孝順的季梅得到了父母哥嫂的交口稱贊,連鄉(xiāng)親鄰居們都夸季梅是個孝順的姑娘。
但是,自從因為修路,自己家房子被拆遷之后,季梅與父母哥嫂的關系就僵持起來了。
房子被拆遷,季梅父母得到了七套房子的賠償。因為季梅家拆遷得早,所以在房子的選擇上有很大的空間。
父母挑選的房子地理位置都不錯,如果按市價來計算這七套房子的價值,最起碼也值五六百萬。
聽到家里拆遷的消息,季梅也很高興,因為哥哥一直在外面打工,有了這幾套房子,他也能過得輕松一些。而且,自己最起碼也能分到一兩套吧。
但是等了很久,家里都沒有什么動靜,季梅沉不住氣,打電話問母親。母親的回答讓季梅很失望,母親說:“你個閨女家家的,就不要插手娘家的事了,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以后我們養(yǎng)老還指望你哥哥呢,我們也不指望你啊。這7套房子你就不要再想了。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哪里有嫁出去的閨女再回娘家搶房子的。”
一席話說得季梅啞口無言。的確,自己從上大學之后,戶口就從家里遷走了,拆遷房按道理確實沒有自己的,但她總想著平時自己什么事都想著父母和哥嫂,論起母子情兄妹情,哪怕給最差的那一套呢,也算是一個安慰。
老公勸她:“算了,不要想了,以后離他們遠一點吧。”
季梅不情愿也得情愿了,她好不容易平復下來的心情,在兩年后的一個清晨又被擾亂了。
那天早上,季梅還沒醒呢,母親的電話就打過來了:“閨女呀,你爸昨天突然暈倒了,醫(yī)生說他病得好重,你準備20萬塊錢給你爸看病吧。”
季梅有點懵:“不是還有7套房子嗎?隨便賣一套也不止20萬呢。”
母親在電話那邊哭:“你哥不愿意賣。我剛才問他了,他還偷偷賣了兩套,錢也花光了。”
老公在一邊聽了,接過電話說:“既然能賣掉兩套,那就再賣唄,這可是救命呀,相信我那大舅子不會見死不救。房錢他都拿著,好事他占盡,要花錢了就想起我們來了。別忘了,季梅已經(jīng)是你們家潑出來的水,不再管你們家的事。如果她要給你們錢,我跟她離婚。”說完,老公把電話掛斷了。
季梅知道上次拆遷房的事,母親把她罵得很難聽,但聽到老公這樣說話,她又有些不忍心:“你讓我媽這個家庭婦女怎么辦呢?拆遷房她是沒有給我,但是我也不能不管呀。”
老公氣得白了季梅一眼:“你忘了你是潑出去的水嗎?上次被你媽罵得那么狠,連帶我也成了策劃你回去搶房的罪魁禍首,罵得那么難聽,你都忘了?兩套房子也值得個一兩百萬,能一下子花光,我才不信。”
3、
季梅和穆冬一樣,進退兩難。
其實,我們老祖宗孔子有一句話: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擔心財富不多,而是需要擔心財富分配不均,國/家尚且如此,何況是一個小家。
以前,女人嫁到婆家,基本上就與娘家脫離了一切關系,視婆家為自己家,是死是活都與娘家沒有關系;父母也都是由自家兄弟養(yǎng)老送終。
而現(xiàn)在,婚姻法規(guī)定了女兒與兒子一樣,可以平分父母遺產(chǎn),也同樣承擔贍養(yǎng)義務。
那么問題來了,在很多年長父母腦海中,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存在,財產(chǎn)是貫夫家姓的,自然是要傳給兒子,讓它代代相傳,讓子孫過上好日子;
女兒呢,是屬于婆家的,分給她財產(chǎn),會被外姓人占有,會稀釋掉給兒子的財富,所以父母遺產(chǎn)只給兒子,不會給女兒。
但是在強調(diào)贍養(yǎng)義務時,又強調(diào)男女平等。女兒不贍養(yǎng)父母,那就是不孝。有多少女兒就這樣被父母“綁/架”著,盡著贍養(yǎng)義務,而擁有財產(chǎn)的兒子卻在一旁逍遙自在。
女兒天生心軟,不忍心看著父母沒人管沒人問,不忍心當個旁觀者,而父母就會利用女兒的心軟來達到目的。
就像穆冬,她是不愿意同意穆夏的做法的,但是她一人又承擔不了這么大的花費,她該怎么辦?季梅又該怎么辦?
在這里,我真的很心疼那些被父母“綁/架”著盡贍養(yǎng)義務的女兒們,父母的雙標對女兒來說,真的很殘忍。哪怕女兒心甘情愿,可是對于她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潛在的風險,父母們真的忍心看著自己女兒在盡孝與面臨婚姻破裂風險中左右為難嗎?
如果父母真的要把所有財產(chǎn)留給兒子,那么就請放過女兒,不要道德綁/架她,相信每一個女兒都會做到問心無愧的。
圖|《我的姐姐》劇照
END
今日互動話題:
你的父母偏心嗎?你如何應對?
請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