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珠”傳說
最近,有很多關于整頓開發(fā)商合辦學校的傳聞,劍指七龍珠私立初中。
一時間,“還珠”的消息傳瘋了。
一句話總結就是:這些私立掛牌學校面臨強制摘牌的困境。
消息是否屬實不敢說,目前也并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落實。
對于已經(jīng)購買了指標房還沒使用的學校指標,以后怎么處理,也并不清楚。
空穴來風,不能不疑。
近期準備購買指標房的人群,在這個風口浪尖之上,要好好衡量一下其中風險。
摘牌+師資回流
私立學校摘牌并不是簡單的學校改名問題,還涉及到師資回流問題。
私立學校無編制,公立學校有編制。
蔚藍想,當大部分老師面臨二選一的抉擇時,都會毫不猶豫選擇回歸公立學校。
師資一回流,優(yōu)質(zhì)生源也會流失,這是連鎖反應。
如果師資和生源一起流失,那學校就剩空殼了。
假如:
魯能巴蜀中學改為魯能中學;
宏帆八中改為宏帆中學;
融僑南開中學改為融僑中學。
卸下七龍珠光環(huán)后的學校,頓時黯然失色。
學區(qū)房未必笑到最后
有位讀者給蔚藍說,這個還珠傳說如果實施,指標房會被消滅。
那未來就是學區(qū)房的天下,學區(qū)房要飆漲,重大利好快建倉。
但蔚藍想的是,指標房可以消失,學區(qū)房就不能被弱化嗎?
二手學區(qū)房漲價,只會讓房產(chǎn)持有者坐收紅利。
對社會和學校沒有任何好處,無法體現(xiàn)教育的公平性。
最近幾年教改動作非常頻繁。
教育改革,可以參考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總是走在時代的前列。
重慶很多教改方式,都是一線城市玩剩下的。
如果重慶教改后面繼續(xù)走一線城市模式呢?
北京模式:多校劃片
北京東城區(qū)、海淀區(qū)在2018年正式實行小學“多校劃片、隨機派位”政策。
這個隨機派位是真隨機,因為完全沒有多校劃片的相關細則公布。
孩子到底被劃到哪個學校讀書,只能聽天由命。
唯一能保證是是不會跨區(qū)讀書而已。
如果家長持有2019年后的房本,即使買了學區(qū)房,孩子也未必讀得到好學校。
政策出臺當年,東城區(qū)名校學區(qū)房價格暴跌2萬/㎡。
上海模式:中招改革
從2022年開始,上海優(yōu)質(zhì)高中拿出招生名額的50%-65%,往每一所不挑生源的初中進行分配,防止名校過度掐尖。
改革后,普通初中的學生,也有更多機會讀名校。
這相當于學生被圈在窩里競爭。
中招改革消息,暫時對重點初中學區(qū)房沒有影響。
大部分家長都在拭目以待,不相信名校愿意拿出這么多名額出來給普通初中。
在重點學校成績本來就不拔尖的學生,家長可能會想轉到普通中學甚至菜中去搏一搏。
這是參考了田忌賽馬的原理:中等馬對上等馬沒有優(yōu)勢。
中等馬只有對下等馬,才能提升進入重點高中的概率。
最大的雷:老破學區(qū)房
沒有人能預測教改何時改,怎么改。
如果重慶還要繼續(xù)效仿一線城市教改,導致學區(qū)房房價頻頻過山車,就太過于驚險刺激了。
重慶很多知名學校對應的都是老破房。
這種情況下,投資老破學區(qū)房,風險是最大的。
次新學區(qū)房,沒了學區(qū),好歹還是次新房,在二手市場還有流動性。
老破小,如果沒了學區(qū),就如同一堆爛磚舊瓦,坐等拆遷嗎?
買學區(qū)房,要有風險意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