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
元宵節過去了,春節已經走遠了,預示著新的一年緩緩展開了。為了春節相聚從外地返鄉的人們,也都從家鄉涌向四方,開始新一年的征程。舊時光里的“年味”,只能存在于老人的記憶里和孩子的想象之中了。或許正如朱自清所說,“ 這年頭人們行樂的機會越過越多,不在乎等到逢年過節,所以年情節景一回回的淡下去”。
“ 多年前踏上火車時,我還沒有意識到,從此我的故鄉沒有春夏,只有秋冬。”提到朱自清,就會想到他的散文《背影》,這是鐫刻在記憶里的文字。初讀不解其中意,只覺得文辭優美,時光漸長,才能體味文字背后的萬般滋味。正所謂有些事情,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而懂得的時候,已經不再年輕。
小的時候總是渴望著遠行,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而經歷了風吹雨打,內心最向往的卻是家鄉,最渴望的是家人的陪伴。很多人初讀朱自清《匆匆》的時候,應該還是讀小學的天真少年,讀到朱自清寫父親送自己遠行的情景,還未嘗經歷過離家漂泊感的孩子是無法體會的。
“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朱自清還有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就是寫面對時光流逝無奈之感的《匆匆》。年少的時候,仿佛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日子就在嬉戲玩樂之中過去了,然后一不留神就長大了。而成人的世界里,總是有太多的無奈,希望時光能慢些,可以不用那么著急的長大,繼而會油然而生出一種對時間流逝的失控感,更加懂得珍惜時間。
“ 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吧?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不能白白走這一遭啊!”文人的內心多是敏感細膩的,朱自清對人生的思考也是深邃透徹的。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面對時光的匆匆流逝,朱自清的內心會生出一種時不我待之感,他想要留下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的痕跡,不想白白的來這世間一遭,他竭盡全力,讓生命精彩。
“ 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或許,作家的文字是智慧的凝結,提醒著世人要活在當下。如果因為過去的錯過而悔恨,那么就會浪費今天的時光了,而今天又會成為過去,明天也會變成今天。那么,即使作為大時代里的普羅大眾,也要學會珍惜時光,不念過去,不畏將來,盡興的活在當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