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荒誕,就是很多個瞬間,你會感到活著的無力,但轉瞬就被喧鬧的現實消弭,心理承受力和觀念被刷新,慘劇形成故事模式,被我們默默接受了。”
賈樟柯被稱為中國第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但也是有些爭議的導演。有些人覺得賈樟柯的電影有販賣苦難的色彩,但也有人覺得賈樟柯的電影,關注的是真實的小人物的命運,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但是,無論怎樣,賈樟柯在中國電影界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賈樟柯出生于山西汾陽,中學的時候便開始在當地文學期刊《山西文學》上發表小說,高中的時候還創辦了詩社。雖然賈樟柯在文學方面有一定的天賦,但是數學卻很差,還因此高考失利。在第一次高考失敗之后,賈樟柯被父母送到了山西大學的一個美術班學繪畫,準備報考美術學院。
當時,賈樟柯經常去學校附近的電影院看電影,偶然看了陳凱歌的電影《黃土地》之后,萌發了拍電影的想法。在高考兩次失利之后,賈樟柯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在大學期間,賈樟柯看了近百部電影,他還組織了“青年電影實驗小組”,開始嘗試電影實踐。
賈樟柯在大二的時候拍攝了電影處女作《小山回家》,還獲得了香港映像節的大獎,這給賈樟柯了一次通往真正電影世界的機會。接著,賈樟柯憑借電影《小武》一舉成名,該影片在國際上獲得了不少大獎。再后來,賈樟柯導演的《三峽好人》,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這奠定了賈樟柯中國第六代導演的地位。
“ 我愿意面對真相,即使真相中包含著人性最深處的弱點,甚至骯臟。”賈樟柯的電影,最大的特點是具有濃郁的縣城情結,電影的故事發生地幾乎都是他的老家山西汾陽。再則演員多是非專業的,他的妻子趙濤擔當了多次電影的女主角。
“ 如何去判斷一個圖像,并不取決于燈光打得有多漂亮,也不取決于動作有多復雜,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表達了現實生活的質感,是否具有對現實的穿透力。”賈樟柯的電影關注的多數是落后、閉塞地方底層人物的普通生活,就如他自己所說,“我的攝影機對準的,始終是那些在土地上奔走、勞累,沒有任何資源可以利用和分享,頑強地活下去的人們。”
“ 中國需要一些非常強大的個性,強大到可以獨立地與時代共舞,參與時代,改變時代,影響時代。”賈樟柯曾這樣談自己的電影,“我想用電影去關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緩慢的時光流程中,感覺每個平淡的生命的喜悅或沉重。” 所以,與其說賈樟柯是一個導演,還不如他是一個電影詩人,用物質的攝像頭對準的卻是精神的失樂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