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將至,又到了闔家團圓的時刻。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彌久的期盼,漫長的等待,留守的孩子們,終于迎來了與爸爸媽媽團聚的時刻。
一年兩次,一年一次,這是多數(shù)留守的孩子們與雙親能見面的次數(shù)。在家里,陪伴孩子們的只有爺爺奶奶;在學校,老師對每一個學生的關(guān)懷有限,同學可能是唯一伙伴。
臨近青春期,孩子們的生理與心理都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沒有專業(yè)而正確的引導,沒有父母親密的陪伴,孩子們普遍與爺爺奶奶存在著代溝,面對這些變化,孩子們常常難以啟齒,或舉手無措,或選擇緘默。
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同樣重要。為了陪伴鄉(xiāng)村留守兒童,我們發(fā)起了“青少年健康成長關(guān)懷中心”項目,旨在關(guān)懷偏遠地區(qū)學校孩子們的心理健康,讓他們快樂成長。在過去,基金會已在四川省巴中市、宜賓市、德陽市、湖南省邵陽市捐建了11所“青少年健康成長關(guān)懷中心”。
1月15日,第12所“青少年健康成長關(guān)懷中心”正式在德陽市中江縣永太鎮(zhèn)洋洋抗震中江英才學校(雙鳳小學)落成。基金會專項基金負責人代作曦、項目部部長王非祥,共青團德陽市委副書記王馳、共青團中江縣委書記肖小華共同為中心揭牌。
在本所中心里,我們配備了圖書、電腦、投影儀等教學設(shè)施。孩子們在課余時間可以閱覽圖書,使用電腦,放松之余,更能獲得豐富的知識,陪伴他們度過留守的時光。
同時,中心將用于學校開展心理團輔、個輔活動,進行心理疏導。基金會也聯(lián)合共青團德陽市委將該中心定點成為了“童伴之家”點位,基金會將在后期與其聯(lián)合探索共同運營的新模式,為學生帶去更多的歡樂。
在中心正式投入運營的第一天,心理輔導老師也為孩子們做了一次團輔課程。
團輔老師從“情緒ABC”理論出發(fā),向孩子們普及了如何“認識情緒、接納情緒、表達情緒”的方法,同時準備了“情緒認識小游戲”,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孩子們能更好地面對在青春期時所帶來的情緒變化。
關(guān)愛未成年人,是要付出百倍耐心和努力的事情。更準確地了解每一個留守兒童的需求,更深入地把握他們的生活和思想變化,并以更加高效、專業(yè)、恒定的方式,將各方面的愛心有效整合,祖國的每一朵花兒就都能在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中盡情綻放。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