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社會保險本身是為了在以后喪失勞動能力或年老以后,在需要養老或發生醫療時獲取到幫助,但有些參保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特殊目的或因為不懂社保,錯誤地選擇了通過掛靠單位去繳納社會保險。由于掛靠單位繳納社保的行為是屬于虛構勞動關系形成的違法的事實,一旦被查出,不但起不到保障未來生活的作用,嚴重的還會觸犯國家的法律,受到嚴厲的懲處。
2020年1月。杭州某互聯網財務公司負責人劉某,在網上看到了杭州引進應屆高學歷的畢業生有著生活補貼的政策。相關的補貼政策為了達到便民的目的,就選擇了通過全程由網上辦理的方式,相應的手續和流程都都做了簡化。沒想卻被鉆了空子,劉某因此組織其公司員工在網上,通過一些不良中介去收集了很多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的信息。聯系后通過為其代繳社保,掛靠單位等,為其制作在杭州的虛假的工作證明,虛構勞動關系。隨后利用其所辦理的手續去冒領發放的生活補貼。
同時在騙取社保補貼待遇的同時,向這些人收取掛靠代繳社保的高額的服務費用。這個代理掛靠的過程中,很多人不僅繳納很高的費用。同時有很多他們不知道的權益被冒領。在同年的5月,當地社保發現轄區內有很多非法中介代理機構,存在騙取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的非法行為。調查過程中間發現了劉某所在的公司只有10多名員工。但是卻通過虛構和偽造勞動合同。騙取政府提供的生活補貼的犯罪事實。整個2-5月期間,劉某等人以代繳社保,虛構勞動關系掛靠繳納社保等方式,違法給60多名非杭州工作的應屆生騙取了人才生活補貼共計80多萬。其公司也從中非法獲利了20多萬。
犯罪事實調查清楚以后,公安機關對相關的犯罪嫌疑人進行了拘捕。相關責任人也受到法律的嚴厲懲處。
類似的騙取社保福利的案件不是少數。2016年,珠海的馮某某,本身沒有工作,卻在要生育前,通過虛構勞動關系掛靠朋友的餐廳參加社會保險,在生育以后騙取了生育保險的待遇共計6萬多元。被舉報調查核實以后。馮某某以涉嫌詐騙罪被移送公安機關進行處理。最后作出的審判為馮某犯詐騙罪,責令其退回所騙取的社保待遇,并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同時處以罰金人民幣15000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和刑法的相關規定。虛構勞動關系,騙取社保利益的處以2到5倍的罰款。并責令退還已騙取的社會保險待遇。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去追究其刑事責任。
因此,社保掛靠繳納的行為有著比較大的風險,是非常令人值得擔憂的。
第一。由于是虛構勞動合同關系。其行為不受法律的保護,有關的社保待遇很獲得,即使僥幸獲取也有可能被追回。且發生問題后合法權益無法受到保證。
第二,個人信息泄露,造成較大損失。違法掛靠的過程中間,由于中介和掛靠人存在的信息差,有可能被壞人鉆空子,不但會把身份信息挪作他用,套取不正當的利益。還有可能被泄露或買賣,被人用作犯罪。
第三,對于去掛靠單位繳納社會保險。除了正常的繳費以外,還會承擔很多高額的代理費用或者是掛靠費用。
第四,虛構勞動關系騙取社保利益,一旦查實,個人征信會受到損害。
因此,去了解社會保險,讀懂社會保險以正常的合法的形式去參加社會保險,才是保證每一個勞動者權益的最有效的方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