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生活及工作習慣的改變,便秘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各年齡段人群中都不罕見有日常排便費力、便如羊屎等一類不適的人群,且數量越來越多。那么“便秘”到底是怎么回事?日常生活又有哪些防控的小辦法?下面一起跟隨筆者來解開這個“秘密”吧。
便秘不是獨立的病
便秘是指排便周期延長或周期不長,但糞質干結,排便艱難;糞質不硬,雖有便意,但有便出不暢等情況。通俗來說,只要大便不能日行一次即可稱之為“秘”,大便干難解、大便軟但仍不解也是“秘”,甚至大便不成形,略稀溏,但上完仍有便感也是“秘”。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便秘不是一個孤立的疾病,包括功能性便秘、腸易激綜合征、直腸及肛門疾病、內分泌及代謝疾病以及肌力減退等都可以引起排便困難。此外,便秘的發生往往是和日常不當的生活方式相關,常見的有腸道菌群失調、低纖維飲食、缺乏鍛煉、水分補充不足等,此外濫用止痛藥、瀉藥、抗抑郁藥、降壓藥也會引起便秘。
正因為便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當日常出現一些伴隨著便秘的“報警”信號時,就是在提醒你,也許身體內在的疾病已經在進一步發展了,這些“報警”信號包括便血、貧血、消瘦、發熱、黑便、腹痛等和腫瘤家族史。如果出現報警征象應馬上去醫院就診,作進一步檢查,特別需要警惕早癌的發生。
如何防治便秘
對于日常飲食,建議多喝水、吃粗糧、少辛辣刺激、多食助便果蔬。推薦兩款食物日常可多吃:南瓜性甘溫,所含果膠保護胃黏膜,促進消化,胃潰瘍或糜爛伴便秘患者可多食;黑芝麻,藥食兩用,具有補肝腎、滋五臟、益精血、潤腸燥等功效,慢性便秘者可多食。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防治便秘大有益處。建議晨起喝杯溫開水,養成定點排便的習慣,如早上5~7點,氣血流注于大腸經,此時最宜排便,排便時間最好3~5分鐘。
運動對于改善便秘是必不可少的。白天可多做磨腹運動,順時針按摩腹部,由慢到快,從輕到重,至少每天10分鐘。晚上進行提肛運動,每天10分鐘,可以促進括約肌收縮;保持充足睡眠,是氣血旺盛的基礎,氣血足,則大便通。
中醫穴位按摩是另一種緩解便秘的好辦法。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穴位(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側,膝蓋前下方凹陷處的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可以足三里為基點,每天循著足陽明胃經敲打200次。如果能配合灸法效果更佳,具體做法是每次艾條灸5~15分鐘,每日或隔日灸一次。早上7~9點是胃經經氣最旺的時間,若此時兩者配合可增強療效。
如果這些常規的自我調節不能緩解,那就需要到醫院,請專業醫生來診斷,特別是要排查可能還沒發現的那些“報警”信號。(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江西省中醫院 謝思思 鄧長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