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以有趣的語言、專業的態度,帶你認識珠寶的美。
昨天,J先生給大家科普了四種和田玉的常見瑕疵,今天我們繼續說剩下五種。
1.和田玉常見瑕疵之五:僵
僵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玉的質感不足,石性強,感覺美玉和石頭沒有分開。
有句話叫僵邊出好肉,意思是僵的周圍往往都是細潤油的玉質。圖省事的話,把僵邊切掉就好了。想挑戰一下的呢,可以多花點工費巧雕,也是別具一格。
僵的巧雕
2.和田玉常見瑕疵之六:臟
臟是最不受人喜歡的一種瑕疵,主要是指和主體顏色不一樣的沁色。一般多見黃色、黑色或是糖色。
黃黑臟沁
糖色臟沁
如果有大片糖色分布,就叫竄糖,如果和松花蛋一樣分布,就叫翳糖。
如果外邊薄皮白肉顏值高,結果切下去以后里面出現大片臟點,那就叫火龍果。
這是真的火龍果,火龍果料子在下面
臟這個詞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其實人家就是不同的顏色,只是看著和主體不同了,就被一棍子打死,被列為最不受歡迎的瑕疵。
外表看很不錯的料子
切開以后里面都是臟
尤其是臟一般還容易亂竄,有時候整個料子都是,很難取出有用的料子,臟色太密集的話,一塊料子基本都廢了,連珠子都磨不出來。
當然也有妙手回春的,像下面這兩塊就很讓人佩服,撇開密集恐懼癥來說,還是很讓人感嘆玉雕工匠們的奇思妙想,巧奪天工。
臟色巧雕
臟色巧雕
3.和田玉常見瑕疵之七:竄糖
上次我們開一塊沙棗青料子的時候就碰到過,本來很純凈的顏色,因為皮子上的致色元素沁入內部,切開了邊緣處就帶了不討喜的糖色。
沙棗青籽料
切開竄糖
這種雜色是否算臟,其實還是看顏值。
顏色美麗分布漂亮的,就叫俏色,顏色暗淡,分布的位置不好的,就被人嫌棄成臟色。
糖白玉手鐲
4.和田玉常見瑕疵之八:翳糖
和田玉里的糖玉顏色是很漂亮的,但有時候糖色并不均勻分布,而是松花蛋一樣,這種叫做翳糖。
翳糖手串
貴州羅甸產的僵白帶糖花的料子,也屬于廣義和田玉,有的初入門玩家會和和田料的翳糖混淆起來。
這個,說是瑕疵吧,也不完全算,有人還把它當做單獨一種風格。只能說每個人的審美不同,要是覺得美,就買,覺得不好看,咱就尋摸點別的買吧。
羅甸玉手鐲
5.和田玉常見瑕疵之九:崩口
有些料子由于交織狀結構不全,糯性不夠,在加工雕刻的時候會起性,產生崩口,視覺上感覺就是顏色和周圍不一致,有點像玻璃破碎后裂口的感覺。
崩口
一般來說崩口都不會很大,不影響整體美觀。
有朋友會擔心,有崩口是不是就代表玉質不夠好,不夠細糯?
并不全是,如果料子切割的時候大面積的起性,那大概是玉質的鍋,但如果成品只是局部有細微崩口,可能就是正好那個地方結構松一點,不代表整塊玉質都不好。
J先生說:
和田玉堅韌、細膩、油潤,外表柔和,實則剛強,恰恰是傳承了中國文化的君子形象。
每塊玉石都是天賜,白細油糯還毫無瑕疵的料子,且不說價格,碰上了都是幸運。人無完人,瑕不掩瑜,不論是對人對玉,都積極欣賞美好的一面,不求全責備,這樣方得玩玉三味。
你最近手上把玩的玉石是什么樣的呢?歡迎在評論里聊一聊~
和田玉瑕疵第一篇:一個瑕疵,玉鐲50000變5000!和田玉九大瑕疵對價格的影響(1)
更多關于和田玉?
看科普、求鑒定、曬寶貝、挑好物,更靠譜,更好玩,盡在珠寶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