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心足夠沉靜安定,是會找到方向的?!?/p>
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槽值》欄目(公眾號: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你可以永遠相信劉濤在福建的人氣?!?/p>
最近的互聯網,還有誰沒被劉濤震驚到嗎?!
抖音賬號一條“披風神女變裝”視頻,發布僅2天,點贊量就達到了1017w,分享量超81w。
微信指數也是一騎絕塵,24小時直接突破12億,斷層第一。
各大社交平臺,都已經被相關消息刷屏——
4月20日當天,媽祖誕辰1065周年,劉濤為媽祖獻上壽桃,并被莆田市授予“媽祖文化全球推廣大使”稱號。
圖源:微博話題
從13年前在電視劇《媽祖》中飾演媽祖一角,到如今官方認證的“媽祖文化全球推廣大使”……
外地人都在好奇“有沒有福建朋友來說下,這意味著什么”“劉濤在福建居然這么受歡迎嗎”。
而福建人不語,只是一味“想許愿”。
圖源:劉濤工作室
“在福建,你可以質疑任何人,除了媽祖?!?/p>
福建人心目中媽祖的地位,從此前的一條新聞就可見一斑。
當時有網友發現,福建多個沿海地區的派出所,都有這樣一個特殊的房間:“媽祖評理室?!?/p>
“媽祖是神我知道,媽祖調理室是個什么業務部門???”
圖源:微博@中國藍新聞,下同
直白點解釋,這里就是用來解決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等事情雖小但“清官難斷”的群眾糾紛的地方。
再具體說明:這是屬于福建人的調解神器和測謊儀。
“天地良心,我的確欠了”
媽祖,亦稱“天妃”“天后”,俗稱“海神娘娘”。
傳說中,媽祖是掌管海上航運的女神,常救人于危難,保一方人民性命平安,因此相當受福建等地區的沿海人民信任。
對福建來說,媽祖就是守護神,尊敬和信任早已經刻進了DNA。
在媽祖面前撒謊什么的,更是萬萬不可,畢竟“說歸說,鬧歸鬧,別拿生命開玩笑?!?/p>
外地的朋友可以簡單理解下
因為這種深入骨子的信任,復雜的矛盾,往往只需要簡單的方法。
其實,傳說中的“媽祖評理室”和普通調解室并無太大區別。
除了調解室里往往布置著與媽祖相關的元素,如立德、行善、大愛等標語,媽祖形象與故事等。
里面的值班人員也大多是尋常的工作人員,并沒有什么其它特殊的調解技能。
但對于福建人來說,這里仿佛是一個充滿著神圣氣息的特殊空間。
原本棘手的問題,在這得以解決。
圖源: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員會
原本糾纏的事件,在這里得以理清。
圖源: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員會
當地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效果真不錯。
據《福建日報》,截至2023年初,在福建仙游鯉城派出所,媽祖評理室已經排查各類家庭婚戀、土地、勞資矛盾糾紛184起,化解矛盾糾紛147起,調解成功率超過80%。
“其中離不開民警們的努力,也和媽祖無形中的影響密切相關。”
“不在媽祖面前撒謊,是福建人最后的底線”,不是說說而已。
在信奉媽祖的福建朋友眼里,“你向媽祖發誓”的力度和普通的“你發誓”不可同日而語。
圖源:微博評論區
有網友分享,自己去福建住民宿,本來說好是早餐10元一人,老板卻臨時變卦,直接漲到30元。
網友便說“有本事你對著媽祖發誓”,以前都是30元一人;結果老板不做聲了,價格改回到10元。
圖源:抖音評論區
如此受人信任和“親切”的媽祖,在外地人看來,或許難以相信,但在福建,一切皆有可能。
媽祖和人們的聯系緊密,遠不止“求平安”和“解決麻煩”那么簡單。
媽祖誕辰日,信眾爭搶“頭香”祈福 / 圖源:中新網
媽祖有多受歡迎?全世界范圍內,媽祖分靈在全球多達46個國家和地區,有上萬座宮廟,3億多信仰者。
湄洲媽祖在吉隆坡街區繞境巡安。/圖源:福建人民政府網
在媽祖的家鄉福建,受歡迎程度和被重視程度更是可見一斑。
媽祖擁有自己的姓名:林默;
還有專屬身份證號:350321096003237001。
根據湄洲島編號規則,媽祖還有虛擬身份證號,媽祖公元960年農歷三月廿三出生于莆田湄洲島,姓名為媽祖原名:林默/圖源:梨視頻
旅途之中,比如出差巡游或回娘家,供奉媽祖像坐飛機、火車,都可以實名制買票。
媽祖信俗由祭祀儀式、民間習俗和故事傳說三大系列組成。/圖源:微博@今天發現了
據說不光坐在媽祖旁邊座位的人會收獲好運,空姐還會給媽祖準備一份飛機餐。
注:媽祖的“實名制車票”其實是使用虛擬身份證號的特制票,相當于是一個紀念牌。/ 圖源:中新網
看到這,你大概就能明白,媽祖,在福建人心中的重量。
以至于飾演過媽祖的劉濤,在福建人心中都有著不同的地位。
尤其,她還是被媽祖“認可”的飾演者——
至于人氣,這部劇在2013年時開播,創造了神話劇收視奇跡。
最高收視率達5.137%,同年摘得第29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二等獎。
電視劇《媽祖》劇照
“小時候看劉濤演的媽祖太入戲,一直以為劉濤就是福建人?!?/p>
所謂愛屋及烏/圖源:抖音評論區,下同
“還敢說壞話?福建人對劉濤姐是有媽祖濾鏡的好吧……”
更何況,媽祖早已滲透進福建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許多福建人兒時大概都聽過一些不成文的規矩。
比如遇到特別緊急情況,需要媽祖來幫忙,可以不直接喊“媽祖”或“天后”,而喊她的小名“默娘”。
這樣會讓她感到親切,不需梳妝便可直接來到身邊。
坊間更盛傳一句話:福建人想做一件事,只需要媽祖同意、父母同意,其他人都不能夠阻攔。
至于如何判斷媽祖同不同意?答:只要媽祖沒有出面制止,都算同意。
福建的朋友們,你們是懂征求意見的。
在每個信奉媽祖的福建人心中,對于媽祖,總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信任和依賴。
對媽祖評理室,曾有媒體評價:在媽祖面前不能撒謊,其實就是將媽祖看做一個先驗的道德律令,并將其作為具體行為的依據。
“所謂先驗,就是先天存在,不需要證據驗證,全靠人們相信?!?/p>
農歷三月廿三是媽祖誕辰紀念日,每年紀念日前后的一個月時間里,來自海內外的媽祖信眾,會身著節日盛裝,恭抬分靈媽祖,從四面八方匯聚到湄洲媽祖祖廟祭祀進香/圖源:福建政府官網
福建人對媽祖的信任程度,已然構成了他們世界觀的一部分。
外地人到了這里往往會入鄉隨俗
不過,如果認為“福建人只會拜媽祖”,那你可能就大錯特錯了。
都說“在福建,你5點叫一個人起來上班,他可能起不來。
但你要是讓他5點起來接神明,他可能4點就起來了?!?/p>
圖源:小紅書評論區
福建人有多愛“拜拜”?
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其他地方的人遇到挫折,人們可能會勸他想開點,或者再加把勁兒。
但是到了福建人這里,就變成了:要不去拜拜?
有統計,福建的神仙數量位居全國之首,省會福州也成為全國神仙數量最多的城市。
據不完全統計:在福建,有名有姓的神仙就有1000多位,超過10平米的民間信仰活動場所,多達25000余處。
對于福建人來說,神仙,往往不只是不可侵犯不可觸碰的“人格化偶像”;
他們相信“要和神仙多多互動,與民同樂,才會得到他們的保佑?!?/p>
游神、祭拜,逢年過節就有盛大的儀式,對于福建人來說,比追星可重要多了。
正月初八,福建湄洲島的媽祖開始巡安布福 / 圖源:微博@看見福建
要求神仙辦事,當然也要和神仙搞好關系,更要與時俱進。
日常請神仙看電影、陪神仙出行都是常規操作。
看電影時還要貼心給準備好飲料和爆米花,才能更有利于神仙們融入現代生活。
看什么電影也要“問卜”,神仙自己選/圖源:微博@觀察者網
說起來,福建人的神仙,可能是全中國最“垂直細分”的神仙。
主管出海安全的有“全能”媽祖,“助人發財”的如裴仙爺;
驅邪消災有天王君,泗州神兼職治病與婚姻;
保護婦女兒童,救產、護胎、佑民拜臨水陳太后,北山楊真君鎮守一方平安……
都說福建人一年四季都在拜拜,這話是真不假。
網友整理的福建拜拜時間表 / 圖源:小紅書@綠墻(已獲授權)
在福建,逢年過節,人們總會把買來的食物分成兩堆,一堆是拜過神的,一堆是還沒拜的。
“這幾天先吃除夕和初一拜的,過幾天再吃初九拜天公的?!?/p>
有時年輕一代們分不清食物到底能不能吃,因此也養成了獨特的習慣:吃東西前先問一下。
圖源:小紅書評論區
就連高考時,福建人也喜歡說自己的段子,“油多不壞菜,禮多人不怪”的樸素真理,在這里被充分踐行。
“嗯,這關系怎么不算硬呢?”
“精準定位”一點錯不了
因為仙人多且細,也在無形中影響著福建人們相信:
有仙則靈,拜拜準行;
實在不行……不可能不行。
圖源:微博
可能是神仙太多,福建人也覺得,哪怕是普通的器物,可能也藏著什么神仙。
看看各個地方的“茶神”就知道了:福鼎有“白茶始祖”太姥娘娘,武夷山“茶星”楊太白;安溪“茶王公”謝枋得……
網上曾流傳一個故事:福建某船上出了毛病,說得去拜拜。結果真就對著艙壁拜起來了。
緊接著評論區就有網友現身證實:所言不虛。
好吧,切割機之神——
圖源:微博評論區
就連前幾天福建酷暑天氣要降溫了,福建人的第一反應,還是要去拜一拜。
這個可能是……降溫之神?/圖源:微博
拜拜這件事,算是被福建人整明白了。
不過問題又來了,福建人到底為什么如此喜歡拜拜?
各路神仙,麻煩大家了
微博上有這樣一個詞條:“福建人講究一個科學迷信?!?/p>
對此福建的朋友們表示:同意,我們認為這與真實情況基本相符。
簡單總結,福建人的“迷信”,很多時候建立在“一切能干的事情都已經干完了,剩下的只有求神拜佛”的基礎上。
請欣賞《愛拼才會贏》
福建人喜歡拜拜,其實有跡可循。
從地理環境來說,福建背靠山地,面朝大海,環境復雜,氣候多變。
遠古時期的生存條件艱苦,所以很早就養成了拜神的習俗,“希望依托超自然的力量,保佑自身生活”。
福建元宵節的“跨火盆”驅邪活動,已被列入非遺 / 圖源:微博@看見福建
而后,亦有來自其他地區移民與海外宗教信仰的碰撞,影響著福建人們對于“拜拜”的態度。
到如今,其中更為明顯的變化,或許是它正在成為“紐帶”。
如德國觀念論哲學家謝林認為:神話時代其實是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人通過自然調節自己的行動,保持與自然的統一步調。
而這些行動準則,被提煉出一個又一個的人格神的形象,敬畏自然、敬畏萬物。
同時也連接起老一輩跟新一代的橋梁,聯結起異地的游子和遠方的家鄉。
圖源:抖音
在那些人聲鼎沸、煙火繚繞之處,我們似乎更能回到人與人、人與世界和諧相處的安心狀態。
一日三餐、鍋碗瓢盆,平凡的生活里,拜一拜,祈求笑口常開,和氣生財。
“當你的心足夠沉靜安定,是會找到方向的?!?/p>
對于福建人來說,“拜拜”是重要的生活觀,但也是平常生活的潤滑劑。
掃一掃關注槽值 更多有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