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4月28日報道 當汽車行業被流量的喧囂和焦慮挾裹,百年豪華品牌林肯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以東方美學重構美式豪華,以用戶深耕精準構建圈層。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的林肯展臺上,螭龍紋飾的宋錦與林肯Logo交相輝映,非遺工藝與現代工業設計的碰撞,成為展臺最醒目的符號。在車展現場來呈現這場西方與東方、傳統與現代的對話,背后有哪些思考?林肯中國總裁賈鳴鏑博士的回答撥翳點睛:“豪華的底層邏輯是相通的。”
林肯中國總裁賈鳴鏑博士
從廣州車展的宋錦首秀,到此次上海車展展臺設計的“堂”式規制,林肯在“純美式豪華”與“中國傳統審美”之間找到了共鳴與平衡。賈鳴鏑強調,這不是簡單的文化疊加,而是基于用戶調研的深度洞察:“中國用戶需要的豪華感,既要保留林肯的百年基因,又要融入能被感知的東方底蘊。”這種融合背后,是林肯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扎根十年,林肯品牌正在用“傳世豪華”的理念,與用戶建立起更深層的情感連接。
宋錦的選用并非偶然。這一非遺技藝以“寸錦寸金”聞名,其經緯交織的工藝,暗合林肯“用料扎實”的品牌理念。展臺設計中“堂”的概念,則源自中國古代建筑規制“登堂入室”——唯有九斗規格為帝王所用,這是豪華的標準和專屬感。“今天的豪華標準雖不再以斗計量,但稀缺性與儀式感從未消失。”這是賈鳴鏑對百年豪華的獨到洞察,”林肯品牌的生命力就是讓你覺得它靠譜,它是可以傳世下去的豪華。”
2025上海車展林肯展臺
“急功近利的事情林肯是不做的。比如減小排量,在車身結構上以及配置用料上進行所謂的降本。”
這種文化融合和長期主義背后,是扎實的用戶調研。通過對大量用戶的深度訪問,林肯發現其核心用戶對“文化”與“共鳴”的需求遠超預期:一位數學教授曾對林肯Logo的黃金比例侃侃而談,而一位中醫世家車主則對車內木紋飾板的“山水脈絡”如數家珍。“他們需要的不僅是產品,更是能承載個人價值認同的符號。”
當豪華品牌價格戰的漩渦中,林肯以“一口價”策略直擊用戶議價痛點。傳統經銷商體系下,不同議價能力的消費者,購車時經常會在價格對比中搖擺。例如指導價33萬的產品,議價能力強的消費者最終談到19萬,議價能力差的用戶可能成交約20萬,用戶會吃虧。林肯采用18.88萬“一口價”,給用戶提供了統一的價格基準。
林肯中國總裁賈鳴鏑博士
賈鳴鏑算了一筆賬:林肯的官方指導價已預留誠意,一口價與指導價差距僅5萬-6萬元,遠低于競品的10萬-15萬元降幅。“這不是降價,而是建立透明的價格標尺。”
市場反饋驗證了這一策略的合理性。用戶進店次數從2.5次增至3.5次,但議價時間顯著縮短。“林肯用戶是‘縱力與橫力’的結合體——他們對比所有競品,甚至跑遍同城所有林肯店,最終因服務體驗留下。”賈鳴鏑認為,一口價不僅維護了品牌價值,更讓經銷商擺脫價格內耗,專注于服務提升。
“經銷商盈利是健康生態的基石。”面對第一季度豪華車市銷量下滑,賈鳴鏑直言,林肯選擇了一條更艱難但可持續的路——“星火燎原”計劃。
該計劃的核心是“輕量化”:幫助經銷商減負,在保證服務標準的前提下,適當縮小展廳規模,降低硬件開銷,同時優化4S店標準,開發輕量化版用戶中心。
4S店標準經過優化后,面積縮小但服務標準不變,投資400萬左右的用戶中心,將有大概一半的返利。林肯還針對三四線城市特點,開發了用戶中心的輕量化版,比如,衢州、義烏、上饒,用戶中心Lite版投資大概150萬,返利70萬。
青島融星林肯中心的案例頗具代表性:原投資人清退惡性競爭門店后,單店銷量未達預期,轉而以“換網”邏輯開設新店,最終重塑用戶信心。
從2月28日首批4家經銷商簽約開始,到4月15日,“星火燎原”計劃的第一家經銷商點——青島融星林肯中心正式開業,未來兩個月內,還將有10家新經銷商店陸續開業。(嘉興、杭州、義烏、湖州,蘇州、紹興、阜陽、鄂爾多斯等)
根據計劃,今年將會有30家新經銷商店投入運營,幫助林肯品牌覆蓋19個新城市市場。
不僅如此,為保障人員服務的林肯標準和穩定性,林肯還制定了針對所有網絡一線人員的直接獎勵政策,例如直接發獎金。這將避免投資人因為資金流轉或者集團其他品牌虧損而降低或影響一線銷售人員收入。
賈鳴鏑總結:“這不是簡單的數量增減,而是用靈活模式對抗不確定性。”
“林肯用戶46%屬于泛體制內群體。”賈鳴鏑分享了一組深度調研數據:即將退休的公務員、三師(醫師、教師、律師)以及“權威感極強的專業人士”構成核心客群。他們的共同特質是低調、理性,且對品牌忠誠度極高。
“這些用戶不會在直播間搶券,但會在高爾夫球場為領航員下單。”賈鳴鏑將林肯的營銷邏輯概括為“圈層精準穿透”——與攜程黑鉆用戶(年消費50萬+)合作高端活動,在留學機構、滑雪場等場景滲透目標人群。“我們不需要‘潑天流量’,只需找到那1%的精準對話者。”
以此次發布的全新一代領航員首發限量版為例,全年預計到港僅100余臺;受關稅政策影響,領航員全年銷量預計約300臺左右,賈鳴鏑卻精準定位了“品牌錨點”:“它們不賺錢,但能傳遞林肯的精神內核。
在林肯的產品矩陣中,領航員與飛行家承擔著定義品牌高度的使命。賈鳴鏑坦言,這類車型的用戶畫像極為垂直——泛體制內人士、醫師、教師、律師等“熬資歷”的權威群體。他們不屑于浮華,追求“靠譜的傳承感”,這正是林肯與BBA差異化競爭的關鍵。林肯的目標用戶是 “老錢” 群體,這里的 “老” 代表靠譜與傳承,是歷經積累后的從容與自信。“買領航員的人,不需要用LOGO證明自己。”
“過去的林肯屬于城市,未來的林肯要帶用戶看山海。”賈鳴鏑透露,品牌正重新定義產品力:在保留靜謐性、舒適性的基礎上,強化全路況能力,借助福特集團的硬核技術賦能,打造“最豪華的探索者”形象。
對于智能化的爭議,他展現出務實態度:“8155芯片和48英寸大屏是基礎,但林肯的BlueCruise系統已在美國超越特斯拉。”不過,賈鳴鏑始終強調“定力”:“豪華品牌不能追逐短期風口,而是要堅持情緒價值——從林肯車上走下來的人,自帶‘靠譜’標簽。”
當被問及“如何應對行業焦慮”時,賈鳴鏑用28年的行業經驗作答:“戰略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在價格戰、流量戰喧囂的當下,林肯的“慢哲學”反而成了一種稀缺的清醒。
當行業陷入盲目追逐流量和短期目標的惡性循環,林肯的堅守顯得尤為珍貴。這種堅守并非固執,而是基于對豪華本質的深刻理解:真正的豪華從不隨波逐流,堅持自己的長期價值,用戰略定力穿越周期。或許正如林肯展臺的螭龍紋宋錦——經得起時間打磨的,才是真正的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