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4月28日報道 4月,上海迎來最國際化的一屆上海車展。隨處可見的海外經銷商、媒體及相關從業人士,“有聲”展現著中國汽車歷史的新篇章。
“新勢力黑馬”零跑,也早在和Stellantis集團的“反向合資”中進階為“全球玩家”,發布會外媒含量極高。“零跑要堅定地做全球化,再做本地化落地”,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朱江明在和網易汽車交流時表示,“去年零跑海外賣了1.3萬多輛,我們認為,全年實現5-8萬輛的海外銷量,是可以期待的。”
對于歐洲市場工廠的選址,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曹力透露,已進入最終決策階段,西班牙是零跑重點考慮的國家,“我們希望希望在2026年中實現本地化落地”。
今年3月,零跑汽車憑借3.7萬輛的銷量成績,以微弱優勢力壓理想,成為新造車月度銷冠。朱江明直言,能不能一直保持第一名不好說,但有把握保證頭部陣營,并有信心完成今年既定的50-60萬輛銷量目標。
新能源變革時代,2025年只是進入決賽起點,他認為,未來三年基本可讓市場格局明朗。“零跑是一個長跑型選手。”在端到端輔助駕駛方面,零跑將爭取在二季度實現用戶點對點通勤,“希望在三到四季度所有的城市輔助駕駛中,做到行業的第一梯隊”。同時朱江明表示,將在安全領域有所創新,將安全放在首位,“希望把AEB做到行業內最先進的水平”。
以下是與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朱江明、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曹力、零跑汽車副總裁周穎的對話實錄(經過不改變原意的刪減):
Q:智能駕駛“降溫”,零跑對這件事情怎么看,會改變零跑對智駕的策略嗎?
朱江明:從零跑的角度看,智能駕駛(端到端輔助駕駛)絕對是未來的方向,是新能源汽車未來制高點。在不遠的未來,它的穩定性、可靠性會越來越好,能夠輔助人的駕駛能力也越來越強,最后達到真正實現無人駕駛。
當然,在這個過程里面確實有一些誤判、誤導,我們也看到很多視頻,比如可以在車里睡覺、可以不關注的情況下駕駛,可能會給我們的用戶造成很多的誤導,這個誤導就會出現安全的問題,所以我覺得現在首先是要做好真正的能力的宣傳、規則的制定,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當中,不斷地提升輔助駕駛的能力,同時充分考慮安全,應該在整個未來的智能駕駛(端到端輔助駕駛)設計里把安全、全程AEB等這些功做全面、做可靠的情況下,再進一步推廣整個智能駕駛(端到端輔助駕駛)。
Q:您覺得,智駕技術成熟的時間點是什么時候?
朱江明:智駕(端到端輔助駕駛)方面,整個技術成熟的加速度越來越快,比如在高速公路上的接管的次數越來越少,包括城區上越來越成熟,我們認為在3到5年內L3的落地還是有可能的。
Q:智能駕駛讓汽車廠商變成數字化和智能化的供應鏈鏈主,在數智鏈主時代,供應商如何進行數智化改革或者我們如何賦能供應商?
朱江明:我覺得,最終智駕(端到端輔助駕駛)真正做得好,還是要整車的廠家來做,因為更加貼近用戶,能夠掌握更多信息,不斷改進用戶在駕駛過程當中的問題,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Q:怎么看待最近的國際貿易政策變化,后續零跑的全球化策略是怎樣的?
朱江明:首先,歐盟對中國比以前更加友好,政策也做了一些松動,當然,去全球賣好車,一定是走本地化的策略,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更及時供貨以及有更好的成本優勢,不需要解決運輸問題。所以不管是關稅變化還是其他,中國車企在海外的本地化,這都是要做的一個工作,從零跑的角度來說,還是要堅定地做全球化,再做本地化的落地。
Q:今年我們在海外的銷量目標是怎樣的?
朱江明:我們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在海外投放產品,去年我們賣了1.3萬多輛,開了一個好頭,今年一季度不僅在批發,我們在零售的層面,在真正C端用戶成交的層面的增長非常迅速,今年一季度開了一個好頭,我們認為全年實現5萬到8萬臺的海外銷量是可以期待的。
Q:因為零跑在此前披露過今年在中國區的建店目標,截至現在,關于終端渠道建設上,有什么可以披露的?
曹力:終端渠道方面,現在網點加起來有1500家左右,包含了海外,海外占500家,國內采用“1+N”布局模式,所謂“1+N”就是每一個地區必須有一個全功能傳統意義上的4S模式,具備交付、維修整個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功能,以及輻射到周邊地區的商超店、城展店或者衛星店。今年在渠道布局的增速會非常快,在覆蓋全國各個縣市地區后,我們會重點把服務網點這一塊做起來,把服務質量打造成今年新的目標、金字招牌,不管是服務速度、服務質量還是網點布局,我們在渠道上都會重點做延展。
Q:B01怎么吸引年輕人?
曹力:從產品上,對轎車來說,肯定還是顏值,我們在設計上加入了大量年輕人喜歡的元素,包括顏色。整個設計團隊也是非常年輕的團隊,主創設計師都是90后。設計過程中也聽取了很多年輕用戶的訴求,包括海外設計團隊和用戶反饋,如百變副駕,雖然有一些聲音覺得是不是有風險,但是我們自己的年輕團隊和用戶還是非常感興趣的,這臺車好玩、好看是最重要的。
Q:前幾天友商說,未來車企能留在臺桌上需要具備的能力是規模化的銷量能力和自主可控的AI能力,是不是認可這個說法?從零跑汽車來講,您認為未來繼續參與市場競爭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和底層實力是什么?
朱江明:新能源車是一個新的事物,在座的媒體陪伴了將近10年,從2015年新能源汽車的開端到今年,我覺得前面確實是初賽、預賽,到2025年開始真正進入了決賽,有幾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新造車勢力現在就剩下零跑、蔚小理,當然,賽力斯還不能完全是新勢力,剩下的可能或多或少有一些原來造汽車的痕跡,確實已經淘汰了很多。
接下來就是三類企業之間的競爭,一個是新勢力,一個是傳統的中國車企,一個是海外的車企,我覺得還要經過三年的時間才基本上決定格局,也就是基本可以明朗,未來的三年對每一個車企的銷量都是至關重要的。剛剛我在紅旗的發布會上和百人會的秘書長聊天,他說今年有600、700款車上市,我覺得年款算上去可能有600、700款,但是新車統計出來是新車120款,這是真真切切的,確實有120款,所以在這樣一個大的紅海里面競爭,這是絕對殘酷的。價格戰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雖然零跑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從去年來看,我們對今年的一些預估和策略、價格的考量都已經破掉了,當然整個B系列的定價策略沒有變過,我們去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基本上定好了,這是我們的方針,面對這個激烈的競爭,零跑還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們還是很有信心今年去完成既定的銷量目標。
Q:海外市場的選車偏好,和國內有哪些差異?B10上市時提到,今年年中可能在歐洲本土投產上市,歐洲投產的產線有具體時間嗎?
曹力:海外用戶大部分先聚焦在歐洲,歐洲對車型的大小跟國內用戶差一兩到級別,他們的車偏小,從購買偏好上,可能更偏向駕駛質感,不太在意后排舒適性、大空間。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是因為缺少和國內一樣比較領先、智能化的新能源車,所以之前的歐洲用戶對這個沒有太強概念,但一看到零跑的車、中國的新能源車,這么大的屏幕、這么舒服的座椅以及這么好的智能化功能,他們也覺得是很好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我覺得有一定的差異性,但是對于新鮮的事物、新鮮的技術、智能化的技術以及好的設計,大家的喜好還是比較共性的。
關于歐洲本地化的進展,朱總走訪了歐洲、東南亞的市場,考察海外本地化的進展及銷售情況,前段時間朱總也見了西班牙的首相,他們非常希望零跑去西班牙做本地化,目前來說,歐洲工廠還在做最終選址決策階段,西班牙也是我們重點考慮的地方。從時間進展來說,我們還是希望速度加快,希望能在2026年中做本地化落地。
Q:3月得了造車新勢力第一名,怎么能保住?浙江只剩下我們一家了,怎么保證永遠在這個賽道不倒下?
朱江明:我覺得是不是都能保持第一名不好說,但是我覺得我們的目標是希望今年或者未來的幾個季度都能夠保持相對領先,能夠保證頭部,我覺得零跑還是有把握的。第二個,無論是研發、總部、制造,全部都是布局在浙江的,是我們的策略。我們的研發在濱江,兩個制造基地,一個是金華,一個是錢塘,還有一個是湖州零部件基地。
我們覺得零跑是一個長跑型選手,大家可以看到我們一路向前,不斷地成長,超越一個一個競爭對手。去年我們的銷售,在全球車企以集團為單位的排名是第11位,我們也希望今年能夠前進2名,每年進步一點點,希望能做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前幾名。
Q:綜合國內和國際的銷量,預計何時可以達到月銷8萬到10萬輛的水平?
朱江明:我們還是要看,今年有沒有有可能摸高的機會。
Q:造車里有一個特別難的問題,就是做一輛有個性化的車在區域上打通,同時做一輛橫向的車把市場做好,我們現在在做國際化,B系略越做越好,我們怎么樣做這個取舍?把中國主流市場的車輛造型做到海外這背后的難點和解決方式是什么?
朱江明:零跑的產品一直比較耐看,也沒有那么強的個性,第一眼看了之后會越看越好看,我們的產品很歐式,很符合歐洲人的審美,產品也驗證了,零跑產品在海外賣得最好的區域就是德國,銷量最大的是德國,零跑還沒有全球化的時候,包括C10,因為我們后來才和海外合作,在之前設計的都是以全球化的設計風格、全球化的審美設計產品,所以我們的產品很容易做國際化,C10的占比也非常高,我相信B10、B05的產品更加適合海外,全球化應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Q:關于3月份跟一汽的合作,能不能展開詳細透露更多的信息?今年會推出6款車型,高端的車型今年可能也會推出,有沒有更多的信息透露?
朱江明:我們跟一汽有三個方面的合作,一個是資本,第二個是平臺、產品的合作以及零部件的合作,實際上3月份最大的進展就是聯合開發一款車型的合作已經簽完了協議,已經在進行中,這是已經落地的,另外兩項還在交互當中,不管是資本的合作也好,還是說零部件的合作也好。
曹力:產品策略這一塊,您看到的信息是對的,我們會在今年的10周年公布D系列的車型,確實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25萬到30萬的一個定位,我們絕對是50萬以上市面上的高端豪華車型,我們都是非常有競爭力可以比過它們的,還是稍微保密一下,請大家等一等。
Q:我們曾說是智駕的跟隨者,現在也進軍到第一梯隊,零跑的智駕有何獨特之處?目前行業都在關注智能駕駛,我們如果拋開智駕來說,行業內是否還有一些沒有被關注到的機遇或者技術亮點?
朱江明:零跑的特點是全域自研,以技術為本,所以我們的技術積累、產品技術表現跑在行業的前面。第二個是成本定價,我們希望零跑產品都是以產品來定價。關于高端產品,我們照樣遵循這兩個原則。第三個是價格,哪怕是豪華、高端的產品,同樣還是成本定價。
在智駕(端到端輔助駕駛)這一塊,確實,零跑前期沒有做太大的投入,一直處于跟隨的戰略,但是我們從2024年初開始,一下子就從300人擴充到年底的500多人,這個時候我們是高投入,也吸引了很多優秀的智駕人才,零跑本身就有很好的AI技術的功底和技術的能力,這段時間是零跑突飛猛進進步最快的。
我們會在二季度點對點通勤,以B10高通8650的芯片。從去年9月份才拿到芯片開始開發到今年4月份量產,要進行算法實施,我們爭取在二季度實現用戶點對點的通勤,希望在三到四季度所有的城市輔助駕駛,做到行業的第一梯隊,我認為我們有非常大的信心。
關于在創新方面,我們希望在安全方面比行業內的其他競品有所突破,希望把AEB做到行業內最先進的水平,在智駕里面先把安全放在首位,這是零跑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