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4月27日報道 4月23日,2025上海國際車展正式開幕。在蔚來展臺,一場媒體發布會吸引了大量目光:NIO蔚來、ONVO樂道、firefly螢火蟲,三個品牌11款車型、12項全棧技術,首次集體亮相。
發布會后,李斌稍作休整,接受了小范圍的專訪。相比之前發布會上密集的數據和技術名詞,這次面對面交流中的李斌,顯得更輕松,也更坦率。
2025年,是蔚來成立第十個年頭,也是李斌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審視蔚來的時間節點。
過去十年,蔚來做了很多能看到的東西。未來,李斌希望公司做更多看不見的東西。
所謂“看不見的”,在李斌口中,具體指向了智能汽車的“新三大件”:智駕芯片、全域操作系統、智能底盤。“這三個東西,決定了智能汽車的體驗上限和安全上限。”李斌反復強調。
他深知,汽車行業正在從“拼表面參數”轉向“卷底層能力”。而蔚來,必須要在下一階段的智能化競爭中,構筑真正屬于自己的技術護城河。
智駕芯片、全域操作系統、智能底盤。
這些對消費者而言難以直觀看到的技術,在李斌看來,卻是未來智能汽車最關鍵的價值錨點。
在本屆上海車展現場,蔚來展出了自研的神璣NX9031芯片——全球首款量產上車的車規級5納米智駕芯片。單顆算力可抵4顆英偉達Orin X,每臺蔚來ET9(參數丨圖片)上搭載兩顆。
“去年蔚來創新科技日,我展示的是一顆,今年展示的是兩顆。”李斌笑著回憶,“因為每輛ET9都上了兩顆,抵8顆Orin X。”
而更深層的意義在于,NX9031帶來的不僅是算力的提升,更是數據閉環、毫秒級熱備、整車級冗余的實現。這是李斌口中的“系統性安全”的基礎。
全域操作系統Sky·OS,則是打通底盤、座艙、智駕所有模塊的“神經中樞”,能在100Hz的頻率下實時調度,智能底盤可以做到每秒1000次主動調整,讓5.3米長的ET9靈動如小車。
在李斌看來,這些“技術底座”,決定了智能汽車最終的產品體驗,而不是簡單疊加外部配置。
蔚來花了十年,打磨出一套真正屬于自己的底層能力。
談及未來,李斌并沒有過多渲染夢想,而是更關注體系建設和節奏控制。
2025年起,蔚來在全球市場的策略將發生重要變化:從直營為主,轉向“本地合作伙伴制”,以應對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
今年,蔚來計劃進入25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其中,firefly螢火蟲將覆蓋16個國家,并推出蔚來首款右舵版車型,布局英國、新加坡等市場。
李斌強調,全球化,是長期的、本地化的持續作戰。
這種對體系建設的重視,也貫穿在蔚來三品牌的協同之中。NIO蔚來、ONVO樂道,還是firefly螢火蟲,背后共享的,都是統一的技術底座,包括NX9031芯片、Sky·OS系統、電驅平臺與換電網絡。
李斌指出,真正的協同不是表面聯動,而是底層技術的深度復用,是體系上的統一。
如果說過去的十年,蔚來用ES8、ES6、EC6、ET7、ET5等車型,讓用戶看到了高端智能電動車的樣子,那么未來十年,蔚來希望讓用戶感受到的是——那些“看不見的能力”。
李斌清楚,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已經進入深水區。卷硬件、卷參數的階段已告一段落,真正決定差異化競爭的,是底層系統、數據閉環和全棧自研能力。
在他看來,表面配置可以被快速模仿,唯有底層能力才能真正拉開差距。
這也是為什么,蔚來寧可在芯片、操作系統、智能底盤這些極其“慢”和“重”的領域投入巨資,而不是只堆疊智能座艙、炫目大屏這些短期可見的賣點。
李斌承認,當前的市場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激烈,全球智能汽車產業鏈也面臨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但蔚來不會因焦慮而“走捷徑”,而是堅持打磨自身的基本盤,保持耐心,把基礎打牢。
專訪結束時,李斌簡單收拾了下材料,匆匆趕往下一場活動。他的步伐很快,背影卻顯得更加沉穩。
十年里,蔚來經歷過爆發,也經歷過至暗時刻。如今的李斌,看起來少了些鋒芒,多了些厚重。他,真正重要的,不是喊口號贏下新聞標題,而是用時間和體系,在激烈的產業變革中,站穩腳跟,悄悄積蓄力量。
未來十年,李斌和蔚來,仍然選擇走那條“看不見但很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