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4月22日報道 作為汽車品牌中獨樹一幟的存在,MINI既擁有無數忠實擁躉,也在新消費趨勢下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66年前誕生在紙巾上的創新想法,曾經讓一款體積小,節省空間和燃油的獨特存在,創造了蒙特卡洛拉力賽傳奇的冠軍時刻,讓人類對駕駛的樂趣與意義有了新思考。66年后,卷入中國電動車市場“唯快不破”競爭法則的MINI,如何在電動化浪潮中找到新的平衡?
MINI大中華區負責人梅曉群
“我們絕不會將未經驗證的技術推向市場。”MINI大中華區負責人梅曉群在一場MINI“24小時激動局”后的媒體交流中,分享了MINI在電動化時代的戰略布局、品牌堅守與未來展望,為我們展現了這個擁有66年歷史的精品小車品牌獨特的發展路徑。在這場對話中,她以清晰的品牌邏輯回應了電動化浪潮下MINI對行業亂象的思考,重申MINI對“精品小車”價值的堅守——“不拼性價比,只講幸價比”。
面對中國電動車市場“一年三代”的瘋狂迭代速度,梅曉群直言:“MINI不會用不成熟的技術試探市場。”在她看來,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克制”——硬件開發遵循完整周期,確保安全性與可靠性;軟件則通過持續數字化更新滿足用戶需求。這種“輕量化迭代”策略,既延續了寶馬集團嚴苛的工程標準,也避免了盲目追逐參數競賽的浮躁。
MINI大中華區負責人梅曉群
“MINI不是靠PPT造車、堆參數而受歡迎的。現在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各種夸張宣傳,MINI絕對不會為了破圈而去模仿這種做法。”梅曉群強調,MINI的電動車型并非單純堆砌馬力,而是將賽道基因融入日常。比如剛剛推出的電動JCW高性能車,本身就具備卓越的賽道基因,提供MINI至極的高性能卡丁車駕趣。今年MINI也將繼續參加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全新電動MINI Aceman則讓城市代步車也能體驗拉力性能。“直道講規矩,彎道破規矩”的品牌宣言,在電動時代被賦予了新的詮釋。
隨著電動MINI的推出,用戶畫像正悄然改變。價格下探吸引了年輕新用戶,而傳統燃油車主也逐漸接受電動化轉型。梅曉群認為,這種融合恰恰證明了MINI的包容性:“無論是硬核玩家還是科技愛好者,他們最終都會被MINI的操控特質和設計美學征服。”
對于“參數黨”與“體驗派”的傳播取舍,她的回應犀利:“直線加速的賬面數據可以‘平民化’,但彎道中的精準操控感永遠無法被復制。”她以蒙特卡洛拉力賽的經典勝利為例,重申MINI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不可量化的駕駛樂趣”——而這正是品牌拒絕盲目迎合大屏等“花活”的底氣。
當“花小錢辦大事”成為市場主流,MINI卻提出反直覺的觀點:“精品小車本身就是‘辦大事’的答案。”在梅曉群看來,MINI的“幸價比”在于提供超越工具屬性的情緒價值——獨一無二的改裝文化、自發的車主社群,以及“坐進車內就會開心”的情感共鳴。
面對競品跟風將車越造越大的趨勢,她態度堅定:“MINI堅持66年做小車,未來也不會改變。”盡管4米以下三門小車市場小眾,但MINI通過COUNTRYMAN等車型覆蓋細分需求,同時堅守“精品小車”的底線:“小車若一味追求性價比,注定走向平庸。”
盡管MINI常被貼上“女性車”標簽,梅曉群卻拒絕刻意迎合性別營銷:“經典設計本就不分男女。”她指出,MINI的方向盤偏沉,但許多女性用戶反而更享受這種操控感;品牌社群的凝聚力也來自共同的價值觀,而非性別劃分。“MINI的快樂是超越性別的,它屬于所有追求個性與駕駛樂趣的人。”
對于如何吸引潛在用戶,梅曉群的答案始終圍繞“體驗”二字。無論是MINI“24小時激動局”試駕活動,還是上海車展期間的創意外場裝置(如與中國石化第一加油站的“MINI37號加油鋪”),品牌都在用“可感知的樂趣”替代參數轟炸。而在個性化領域,MINI選擇“放手”——鼓勵車主自由改裝,甚至與獨立工作室聯名創作。“官方永遠無法超越車主的創造力,但我們可以為他們搭建舞臺。”
在“以大為美”的中國市場,MINI的堅持更像一場逆流而上的冒險。但梅曉群相信,電動化時代為精品小車打開了新機遇:“當更多人意識到‘小’意味著精致、靈活與獨特,MINI的價值將被重新定義。”正如她所言:“經典不會因追隨者眾多而褪色,反而會因堅持而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