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4月22日報道 一定要讓最了解中國的人做中國車型的開發負責人,這是豐田今后必須執行的方針,不能丟失關鍵的中國元素。這是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 小西良樹在2025豐田技術空間媒體交流會上著重談到的。
豐田本地化戰略升維
把時間向前撥動兩年,豐田汽車公司副社長首席技術官中嶋裕樹表示“在中國的開發,一定要在中國執行”。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這僅僅是一句口號。但如今,豐田已在中國推進RCE(Regional Chief Engineer,中國首席工程師)計劃,從產品定義權開始,逐步將研發主導權交給本地團隊。此舉標志著豐田將從 “本土化生產” 向 “中國定義全球” 的范式革命。
而這場革命的核心是RCE(Regional Chief Engineer)制度的全面落地。RCE就是中國的首席工程師,他要對未來產品的開發負最大的責任,而且他們所負責的不光是未來換代的全新車型,現款正在銷售的車型也將由他們為客戶進行更多的開發。所以RCE的日常工作不僅僅是要在研發中心內部做一些科研性的工作,還要前往經銷店跟現場的銷售積極溝通,了解客戶們最新的喜好和想法。總體來說,就是RCE對車型從研發到銷售整體都要負責。
借著這次交流會,中國豐田RCE中國首席工程師天團正式走到臺前,除了負責鉑智3X的柳文斌之外,還有負責即將亮相的鉑智7的葉志輝、負責bZ Crossover的王君華,以及負責下一代卡羅拉(參數丨圖片)的許天龍。
這樣的做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豐田的新產品將會更懂中國市場,更懂中國消費者。比如鉑智3X,除了10.98萬-15.98萬元這樣親民的定價之外,還有CLTC工況下最高620公里的續航能力,同時還有智艙和輔助駕駛功能的上車,完全切中了中國消費者購車的需求,而在新車上市僅1小時內訂單便突破了10000臺,亮眼的數據足以印證市場的熱捧。
站在鉑智3X成功的基礎上,未來全新卡羅拉、凱美瑞、賽那等全球車型都將由中國工程師主導,RCE不只是參與研發,更需持續響應市場反饋并承擔迭代優化責任。而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暉也談到:如果當初bZ4X叫1.0時代,現在以鉑智3X,包括bZ Crossover,包括以后推出的鉑智7等應該叫2.0時代,未來希望通過中國本地化研發和最先進技術的運用,能夠反哺到全球,這就是bZ的3.0時代,希望跟大家一起向這個目標努力。
截至目前,豐田電動化車型全球銷量已經突破 3000 萬輛,在中國超過 370 萬。豐田所推進的本地化,是基于豐田“Best in Town”的理念,通過打造更好的產品來實現中國豐田事業的再次進階。豐田的本地化包含 5 個維度:更中國的管理體制、更中國的事業布局、更中國的研發體系、更中國的產品、更中國的供應鏈/銷售體系。
接下來的上海車展,我們也將在豐田展臺上看到bZ Crossover以及鉑智7等全新產品,無論是設計上還是智能化方面,都讓我們直觀的感受到當豐田本地化戰略升維之后帶來的好處。
新能源技術破局 2027年推增程車型
在技術路徑上,豐田依舊延續其“多路徑”策略,不僅在純電領域全面布局,同時插混和增程動力新車,也已納入豐田國內新車規劃中,試圖在混動技術優勢與純電市場需求之間找到平衡。
從數據來看,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系統通過三電系統小型化、輕量化升級,將熱效率提升至 41%,推動一汽豐田電動化率在2025年3月達到 51%。這種 “油電同智” 的策略,既延續了豐田在混動領域的技術壁壘,又通過智能化升級(如 TSS 3.0 PRO 系統)吸引新能源消費者。而在純電領域,豐田與比亞迪、寧德時代合作開發磷酸鐵鋰電池,推動純電車型成本下降 30%。常熟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IEM)的成立,更標志著豐田將全球電動化研發重心向中國轉移。
以中國市場為例,針對家庭用戶的增程車型將于2027年前推出,而PHEV與BEV也將繼續拓展。可以說,在迎合中國消費者購車需求上,豐田正逐步在新能源領域重新發力,逐步贏得市場。
當然,無論是智能化的發展,還是能源路徑的擴大,安全和安心依然是豐田第一要務。例如,豐田在制動系統上采用了雙重剎車的配置,而在動力電池的安全保護方面和碰撞安全防護上,豐田不僅僅是參考法律規定的數值,而是以豐田自己的標準進行開發,在一些配置上更有非常多的安全投入。
“我們希望看到,即便豐田車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也不會出現過多問題,并能讓客戶覺得:花更多錢買豐田車是值得的。”豐田汽車公司副社長 首席技術官 中嶋裕樹表示: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豐田會收集更多的數據不斷地對系統和標準進行升級,也會向客戶提供多樣性的產品,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就是對安全的極致追求。
便利出行 豐田準備了“定制化”的產品與服務
此行還一個環節備受關注,那就是豐田展示的“移動平權”。據統計,目前中國半失能老人大約有4000萬,再加上殘疾人及完全失能老人,總人數高達9000萬。豐田在中國不斷推進的福祉事業,是這些人群的巨大福音,也將會讓這些人過上輕松、愉快地生活。
在這里,豐田展示了一系列產品包括賽那,客車等多種車型等福祉車,充分滿足不同的行動不便人群的出行需求。而bZ3福祉車的推出,是豐田打造的中國首款通過安全測試,并取得了正式公告的副駕駛座位旋轉座椅的純電動福祉改裝車。
而為了進一步推進中國的福祉車事業,豐田自2024年5月逐步開始在北京、廣州、成都、蘇州及海南等地開啟福祉車租賃服務,并與網約車運營平臺探討約車服務模式。與此同時,中國豐田還將繼續探索更多的面向老年人的服務模式,比如居家老年人就醫、陪診等服務。
結語
雖然是一次“特種兵”式的參觀,但幾大場景的呈現,讓我們看到豐田在研發體系重構上,RCE制度并非追求短期市場業績的應急之舉。豐田更愿意給予中國團隊足夠的時間和信任,從產品企劃到量產全流程參與,推動研發周期縮短、零部件本地化采購比例提升,旨在培育中國市場內生的創新能力,為未來全球產品布局提供新思路。同時,現地化生產也將重塑成本優勢、多技術路線卡位未來,豐田正在嘗試將中國市場從 “利潤奶牛” 轉變為 “創新策源地”。這場變革的成功不僅關乎豐田在華命運,更將影響全球汽車產業的權力重構 —— 若中國團隊能真正主導產品定義,豐田或將成為首個由區域市場反哺全球的跨國車企,為行業轉型提供 “東方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