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4月3日報道 3月30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億緯鋰能副總裁、電池系統研究院院長江吉兵在受邀發表的演講中表示,億緯鋰能大圓柱電池技術已實現規模化應用,并創下出貨量超5萬臺、零安全事故的紀錄。他認為“大圓柱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最優解”,堅信其優異的性能和廣泛的應用前景將極大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這是繼去年6月18日上線大圓柱電池品牌“OMNI全能電池”后,億緯鋰能再次公布該公司在大圓柱電池領域的重磅進展。據江吉兵在演講中透露,該公司于國內已與多家知名汽車制造廠商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在國際市場更是拿下寶馬新車型首發搭載電池的訂單,這標志著主機廠對其大圓柱電池的充分認可。
大圓柱電池的規模應用之路
按照封裝方式不同,鋰電池可以分為圓柱、方形和軟包三種。在動力電池領域,三種形式都有廣泛應用。上世紀(參數丨圖片)90年代,松下最初將圓柱型鋰電池應用于消費電子產品。盡管該技術在松下的推動下有所進化,圓柱形電池長期未能在電動汽車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不過,自特斯拉在2020年提出4680電池概念后,市場為之震動,不少知名車企、動力電池企業紛紛入局大圓柱電池賽道。作為國內最早布局大圓柱電池的企業,億緯鋰能也于2021年年初為寶馬立項研發大圓柱電池,并于2022年9月成為寶馬第六代電動化平臺大圓柱電池供應商。2025年2月,經歷寶馬近三年的電池驗證流程后,億緯鋰能即將啟動正式供貨。這將是其押注大圓柱電池技術后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據億緯鋰能動力電池研究院院長何巍向媒體透露,歐洲與國內車企對大圓柱電池越發關注。億緯鋰能與寶馬合作開發的DTE與DTP兩款電池以外,同期也在開發其他方向的大圓柱電池,產品線的擴充將進一步提高大圓柱電池的市場接受度。目前,長安、江淮等國內車企的車型,均有億緯鋰能的大圓柱電池裝車使用,裝車量已超過5萬臺,最長單臺行駛里程超過19.7萬公里。
同時,相較于方形電池,大圓柱電池更契合車企的降本目標。據何巍分析,與磷酸鐵鋰大圓柱電池相比,只有在100安時以上大電量的情況下,磷酸鐵鋰方形電池才有市場機會。因為方形電池的結構件成本和制造成本更高,無法與大圓柱電池競爭。出于成本方面的考慮,REV(增程式電動汽車)以及A0級的車型,未來都會選擇磷酸鐵鋰大圓柱電池。因此,億緯鋰能關于未來市場的判斷,是“大圓柱、大鐵鋰”。
大圓柱電池考驗的是極限制造能力
不過,大圓柱電池承載的不僅僅只有驚喜。
從概念到量產,大圓柱電池的發展歷程充滿挑戰。早前,特斯拉就遭遇大圓柱電池量產困難而多次延期。因而,大圓柱電池未能像方形電池一樣成為市場的主流。這主要是因為大圓柱電池的生產工藝標準和要求更高,比如沖壓、焊接等方面都面臨很大的挑戰。
億緯鋰能在調研報告中強調,大圓柱電池的根本是要解決制造的問題,而不是研發的問題。何巍指出,相較于方形電池,大圓柱電池生產速度效率明顯更高。這使得生產商對零部件與設備的精度要求遠遠超過市場已有水平。總而言之,大圓柱電池是一場對極限制造能力與系統集成技術的終極考驗。
“由于無極耳等低阻抗技術的應用,大圓柱電池的焊接工序也明顯多于方形與軟包電池。焊接過程中的金屬屑控制,自然就是量產大圓柱電池的主要挑戰,特別是對電池單體缺陷率要求低于PPB級別(十億分之一)時,我們認為這是大圓柱電池產業化最難的地方。”他強調。
作為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的頭部企業,在動力電池技術多元發展的背景下,億緯鋰能憑借其超前布局、技術儲備和量產能力,已在大圓柱電池領域建立起先發優勢,有望成為推動行業技術變革的重要力量。